Friday, August 01, 2008

Time to Temporarily Bring the Curtain down

不用多說,Dodgers 在這一回的 731 又是冤大頭,Joe Torre 某種程度上要負一點責任,Ned Colletti 則維持了那付到處找洞補的蠢態。

Casey Blake 的到來其實勉強可以看成是一筆 fair trade,前提是 Torre 要知道把 Blake 用在哪裡。最好的劇本是讓 Andy LaRoche 上 3B,Casey Blake、Matt Kemp 與 Andre Ethier 在 OF。不過合理的期待是不能高估 Torre 的智商,所以把 Blake 頂 3B 的動作充其量只是讓整筆交易的 net gain 成為 zip 而已。

Plus,以 Blake 的高齡和 performance 以及現有的 contract,Dodgers 敢不敢從他身上榨一個 Type-B 將是個問號。也就是說 Blake 的交易是 "可能" 為現有的 Dodgers 帶來些許的 boost,不過附加價值幾乎是不存在的。

至於 Manny 的到來又如何?明顯的他只是一個兩個月的打工人 -- 即便 Red Sox 支付了 08 年剩餘的 7M,我也不認為 Dodgers 在 09 年會撿起那個價值 20M 的 club option,更重要的一點,我不認為以 Manny 年齡在未來的 5 到 6 年還能有現在的榮景,但 Andy LaRoche 可能會,而且未來的 6 年很可能也只要花 20M。

所以 Manny 這筆交易的結果既簡單又殘酷:Dodgers 把他們未來 6 年最好的 3B -- 連 start 3 consecutive games 的機會都不給的前提下 -- 換成一個 僅僅 2 個月的 patch job,不用說也知道是很愚蠢的結果。當然我不否認 Manny 在 offseason 會成為一個 Type-A compensation 的可能,只不過這個 Type-A 成為另一個 Andy LaRoche 的機會是多少?又,要花多少時間?Plus,如果 Dodgers 不要 Manny,誰會要?Mets or Yanks?

就另一方面,Manny 的到來可能成為 Dodgers 進入 08 年 playoff 的最後一張拼圖,即便如此,這也是 Joe Torre 拼命向 front office 喊話的結果。憑良心講這也很可笑:接了一手 不好打卻很可能成功的牌局卻還要求換牌,除了做為一個 baseball 的智障 manager,世界上哪一種人或職業能有這種奢侈?又,靠這種方式打進 playoff 只給了我一種啟示:原來一個像 Joe Torre 這種 "so-called good manager" 放大絕就是向 front office 要糖吃 ...

不管您是不是 Dodger Fan 都請想清楚一件事:如果 Dodgers 真的打進了 08 年的 playoff,那請把掌聲給 Manny 而不是 Joe Torre,畢竟一隻猴子也可能帶著現在的 Dodgers 在得到 Manny 的情況下拿下 08 年的 NL West;同時,這張 "可能" 的 playoff ticket 是犧牲了 Dodgers 未來 6 年最好的 corner power 所換來的 ... Pathetic, absolutely pathetic!

這個 Blog 將隨著 08 年的 731 而 "暫時" 關閉,沒辦法,我太愛這支球隊、太愛 Dodger Blue,但 Ned Colletti 與 Joe Torre 在 Dodgers 掌權卻讓我在有球季的日子變成一種 torturing -- 尤其是 Ned 掌權後的每一個 731 -- 不論外界怎麼想或怎麼看,這一兩季來個人對 Dodgers 的認知是 一個接一個破滅的希望。因此,我決定暫時逃離這一切,做個清閒的旁觀者,繼續研究自己相信的 baseball philosophy。

至於何時再開張或會不會再開張?我不曉得,或許等到 Ned Colletti 被 fired 掉、亦或是 LA local media 開始瞭解到他們花 3-year 14M 請來的是一頭笨驢的時候吧?

Friday, July 18, 2008

The Sauce of Dominance

這篇文章雖然會提到一些 "數字",但我已經把它歸類在 "Just for Fun" 裡,所以也不會寫得長篇大論,我們想做的事情很簡單 -- 用數字來描述一位投手的 "dominance",順便用這個 "dominance" 來評量一下台灣朋友很關心的 Kuo。

Dominance 這個字的原意是 "the power to give orders",中文叫做 "支配" 或 "統治",不過這兩個中文詞用來形容投手實在不是很帥,所以我們拐個彎來做另一種的釋意:既然是 the power to give orders,那麼一個具有 dominance 的投手就是 "要你死,你就別想活"!

所以這個答案很明顯了,一個 dominant 的投手必備的條件就是要會 K,畢竟如果讓打者 put ball into play,靠的是球隊的 defense efficiency;K 的話只需要一個捕手蹲在 home plate 後方接球就成。

BTW,我們經常聽到某些 "球評" 或 "教練" 認為投手如果能夠多利用身後的隊友、少 K 一些打者,就可以達到省球數的效果。我不曉得大家怎麼看這個講法,but from my chair here, it sounds pretty non-sense ...

想想看:如果 K 功較好的投手都有用球數的問題,那麼像 Johan Santana 或 Jake Peavy 上場時,同隊的 bullpen 不就是 "如臨大敵" 了嗎?Pedro Martinez 和 Randy Johnson 拿到 300+ K 球季時,也沒聽說 Red Sox 或 D'Backs 送了一堆 RP 去 TJ 吧?Brad Penny 一直到 07 年才頭一回拿到單季 200+ IPs 的投球局數,他有很會 K 嗎?Moreover,有人規定打者面對 Derek Lowe 這種 sinker baller 時一定要打第一球嗎?

說穿了,投手面對打者數的多寡才是用球數的關鍵!有 K 功的投手表示有本事 "to miss a lot of bats",把打者控制在休息區和打擊區之間將更有效率。也因此,如果當你曉得 Astros 的 ex-manager Phil Garner 要 Roy Oswalt 放棄 K 打者的念頭以省下較多的球數時,被去職大概只讓人覺得是活該吧?

回到 dominance 的話題,K 是讓打者連球都摸不到,但如果讓對手摸到球卻又活不下來的 batted ball type 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是 dominance 的成份。毫無疑問,這種 type 不是 GB (Ground Ball) 而是 IFFB (InField Fly Ball) ... or Pop-Up,這種直上直下的擊球給予打者的感覺就像是 "站在球場上等待自己的死刑判決出爐"。

也因此個人日前在 Odds and Ends 裡提到:如果我們把一位投手的 K per PAIFFB per PAsum up,可以得到這位投手在所有面對的打者裡創造出了多少的 "sure outs",講白一點就是面對該名投手的打者群遭到 "必殺" 的比例,因此把它視為 dominance 的一種 proxy 是合理的。

來看看 Kuo 的部份:在 08 年 All-Star Break 前的成績是 IFFB% 6.7 以及 SO% 29.58,因此 Kuo 的 dominance 是 36.28%

我收集了在 08 年 All-Star break 前所有符合 1) 投球局數滿 30 2) 先發場次小於出賽場次 40% 的 RPs,結果 NL 一共有 81 位投手符合條件,礙於篇幅,這裡僅列出其中一部份:

RankNameIPIFFB%K%Dominance
1Carlos Marmol52.118.832.8651.66
3Kerry Wood44.211.130.2241.32
4Brad Lidge397.932.9240.82
5Takashi Saito41.16.831.1837.98
8H.C. Kuo53.16.729.5836.28
9Billy Wagner396.929.0335.93
11Scott Proctor31.212.223.0835.28
12Jose Valverde458.726.435.1
17Johnathan Broxton39.2628.434.4
19Brian Fuentes3610.623.3333.93
39Brandon Lyon379.218.1827.38
52C. H. Park655.619.0524.65
69Cory Wade37.23.516.4519.95

Kuo 在 08 年 1st half 於 NL RP 裡 dominance 的排名其實是不差的,不過可能最讓人意外的傢伙是第 11 位的 Scott Proctor,這也正是我想再稍做說明的部份。

仔細看:Proctor 雖然在 81 位 NL 滿 30 IPs 的 RP 裡排名第 11,但他的 dominance 來自於 IFFB 的部份佔了相對較大的比重,事實上 IFFB% 在 year-to-year 裡的 correlation 是遠遠不如 K% 來得強烈的!換句話說 -- 如果可能的話,dominance 應該在 IFFB% 與 K% 之間做一個權重 (weight) 的修正,就像我們曉得 (OBP * 1.7 + SLG) 會比使用原始的 OPS 要精確是類似的理由。

話說回來,這裡的 dominance 只是將我們的印象給 "具體化" 的 metric,比方說 36.28% 的打者在上半季碰到 Kuo 就自動繳械,如此而已。所以 dominance 其實是成績單,雖不盡然代表投手的 stuff,但卻可以描述投手的 performance。

Just in case you wonder:AL 在 1st half 最 dominant 的 RP 是 Mo,他的 dominance 是 50.87% (IFFB% 18.4、K% 32.47);至於看起來像是隨時準備掏槍的 Jonathan Papelbon 則是 42.46% (IFFB% 10.2、K% 32.26)。

※※※※※※※※

Takashi Saito is out at least six weeks

Saito 最終的診斷結果是 sprained ligament in right elbow,據說需要 6-week 的 rehab。

個人以往聽過類似的案例:elbow ligament 的 sprained 某種程度上可以由強化 ligament 週圍的肌肉來做為投球施力的補償,不曉得 Saito 所暫時尋求的解決方案是否也是如此?不過如果此舉屬實,在一個高齡 38 的人身上做這種實驗 ... 要讓人感到樂觀是不容易的!個人甚至覺得 Saito 大概要去和近日宣佈退休的 Nomo 做陪了。

話說回來,個人也不認為這個消息有多壞,如果不是 D'Backs 回到地表,以 Dodgers 在 08 年 1st half 的表現哪裡有什麼可取之處,如果說一支 WPCT 連 .500 都到不了的球隊需要去擔心他們有沒有 closer -- 這在任何人聽來都是個不太好笑的笑話!

Ned Colletti 在日前針對受傷的 Saito 做出如下的 comment:

"We'll get together with Joe and come up with a plan. Obviously, it is not easy replacing someone like him. As far as trading for a closer, its a lot like trying to acquire a shortstop - it's a premium position and most teams don't carry an excess. We also have candidates within the staff. Many times closers are discovered in times like this."

不曉得為什麼,個人覺得那個 "most teams don't carry an excess" 挺好笑的,這好像是說如果可以的話,Ned 希望能簽下 Saito 後再簽個 ... for instance, K-Rod perhaps ... 來做為 "excess" closer ...

至於 "closers are discorvered in times like this" 這一點,或許 Billy Beane 的哲學可以給 Ned 上一堂課,這裡不是第一次 quote 這段 comment 了:

"You could take a slightly above-average pitcher and drop him into the closer's role, let him accumulate some gaudy number of saves, and then sell him off. You could, in essence, buy a stock, pump it up with false publicity, and sell it off for much more than you'd paid for it."

我的直覺是 Ned 在 LA 的日子大概不多了,他在臨走前如果不再搞出另一個 Danys Baez 或是 Angel Berroa ... 對 LA 而言已經是萬幸。

Sunday, July 13, 2008

One Nearly Perfect Game Doesn't Make You Look Pretty

我記得不只一回在比賽中 -- Yes or Fox Sports -- 看到下面這個 "Trivial Question":

"Name the 3 pitchers who committed both 20-win & 40-save seasons"

這是極少數個人答得出來的 Trivial Question,答案是 Dennis EckersleyJohn Smoltz 以及 Derek Lowe

Dodger Fan 應當不會不記得 Eckersley,88 年 Dodgers 與 Athletics 那場 classic 的 WS Game 1 裡 Eckersley 是受害者,但他的確也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而且也已經是 HOF 的一員;Smoltz 的 stuff 亦不容至疑,邪惡的 slider 一直是球迷間談論的話題 ... 好像還有傳說指出他老兄習慣把襯衫 "穿著燙" ...

那麼 Derek Lowe 呢?

Lowe 這位 sinker baller 從來都不是一位很出色的投手,DePodesta 當初把他帶回 LA 最大的理由是他的 durability,他大約比 league average 要好那麼一點點,不易受傷、一年 200+ IPs 的特徵讓他成為一匹值得考慮放入 rotation 的工作馬,尤其以 9M/yr 的價碼來看。

所以各位曉得:當 Lowe 的名字與 Eckersley 以及 Smoltz 同時出現在 "20-win & 40-save" 這個 "club" 裡其實是頗為突兀的!Apparently,Lowe 似乎不能也不該和其它兩位 "club 成員" 相提並論。

20-win/season 或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但不代表拿下 20-win/season 的都是好投手,Jose Lima 這樣的鳥人也有過這個紀錄;同樣的道理,拿下 40-save/season 亦不代表就是一位好的 closer,Danys Baez 也有這這樣的紀錄。

我想說的是:雖然我們直覺得認為 20-win or 40-save per season 是一種指標,但擁有這項指標的投手未必、甚至不必要是好投手。

如果我們以相同的道理來看 Kuroda 在 7 月 7 日那場 nearly perfect 的比賽,它又告訴了我們什麼呢?Kuroda 有投出 "perfect game" 的能力?Hell!如果 Kuroda 有這個本事,那 stuff 遠在 Kuroda 之上的 Dice-K ... 或者隊友的 Chad Billingsley 豈不是更該有這個本事?

Put in numbers:Dodgers 在 08 年到目前為止的 DEF_EFF 是 .701,在 30 支球隊裡名列 19th,考慮 Kuroda 那場 nearly perfect game 裡面對 22 位將球 put into play 的打者僅容許 1-hit,以 Binomial Dist. 來評估,這個事件發生的機會是 0.4% -- 和我們中統一發票六獎的機會差不多。

這麼看來 Kuroda 似乎也沒有那麼幸運,不過 Kuroda 在 Dodgers 還有另外一件得天獨厚的待遇:Dodgers 給他的 DEF_EFF 是 .741 ... 在 rotation 中最高!具體來說 Dodgers 的守備等於幫 Kuroda 把 league average BABIP 的 .290 變成了 .250,and you name the difference。

個人在 07 年年底曾寫過 Kuroda 是一個 35.3M 的問號,合理的推斷下,他絕不會比 Brad Penny 要好。不過我們也不是說 Kuroda 有多差,重點在於 Dodgers 可以不用花 35.3M 去找一個如此 mediocre 的 SP (不過也許比選擇 Carlos Silva 要好一點),個人甚至曾寫過 Kuroda 需要一些 BABIP 的魔術才能 boost the Dodgers,So far he did that ... (or should I say he 'had' that?)

So,一場 1-hit、nearly perfect game 改變了什麼事實與 Kuroda 有關的嗎?Actually ... nothing ... Kuroda 仍然是那個非常平庸、1 年卻要價 12M 左右的 workhorse。

※※※※※※※※

我不曉得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和感覺來看待 08 年的 Kuo。

Joe Torre 素來在 bullpen 的調度上惡名遠播 (除了在 playoff 裡對 Mo 的運用以外 ...),但以 Kuo 本人 5 年 minor 投不到 83 IPs、兩度 TJ 外加一次 clear scar tissue 的傷病史,Torre 再瞎 (應當) 也不會對此視而不見。也因此這一季個人對 Kuo 的期望僅止於 "健康就好",說實在的拿多少 wins、holds 或 saves 並不重要。

BTW,holds 和 saves 是個人 "最厭惡" 的兩個 statistics,從任何角度,個人都找不到一丁點屬於這兩項 metrics 的優點。

回到 Kuo 的話題,曾經有 scout 說在面對 Kuo 的時候,打者要多點耐心來 "wait him (Kuo) to prove himself can throw strikes",但 Kuo 在 08 年最大的進步應該也就在這裡:他仍然是那個 "first base or dugout" 的 Kuo,只是 free pass 的比例已經少了很多;除此之外,Kuo 08 年的 BABIP 與 career 相較也下滑了 40-point,因此 Kuo 在帳面數字 (如 ERA ...) 的大躍進 somewhat 可說是預期中的事。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 Kuo 對 Dodgers 的貢獻 (contribution),根據 Fan Graphs 的資料,Kuo 以 RP 的身份替 Dodgers 省下了 20.38 的 BRAA,對照 WPA 1.43 則顯示 Torre 讓 Kuo 上場的時機多為 low-leverage -- 符合 Torre 在 bullpen 調度亂無章法的印象。

由於 BRAA 看的是 situational,它所要表現的比較像是 "針對一個 strikeout,投手在滿壘情況下投出要比起壘上無人時有價值" 的概念。換言之,BRAA 高的投手在 "strained runner" 方面必然有較佳的表現,各位不妨去查查看 Kuo 在 08 年於擔任 RP 時的 LOB% 高達 92.7%,遠高於 career 的 69.7%

如果各位對 LOB% 的數字沒什麼概念,這裡提供一個比較的基準:Mo 以往於 postseason 近乎 untouchable 的表現應當在 Yankee Fans 的記憶裡佔了很大的份量,而 Mo 在 postseason 的 career LOB% 是 89.6%

至於 NL 的 average LOB% -- 截至 7 月 12 日為止,超過 30+ IPs 的 RP (74 人) 是 74.0%,超過 80+ IPs 的 SP (60 人) 則是 72.6%,and Johan Santana commits a 76.5% LOB%

See the point?在這樣的比較下,Kuo 到目前為止的表現就很接近那個在數年前 post season 裡完全無敵的 Mo,如果說這樣的 scene 讓 Dodger Fan 想到 Sandy Koufax,這或許也不讓人訝異。

However,最 intriguing 的部份在於我無法妥善解釋 LOB% 這個數字的來龍去脈,它是否 predictable?是否服從 RTTM (Regress Toward The Mean) 的理論?對於驟降的 BABIP 又該如何看待?

對於 Kuo 在 08 年的 "仕樣",個人心裡的問號其實遠多過答案 ... 我們相信 Kuo 是好貨,但他究竟有多好 ... 個人實在說不上來。

Sunday, June 29, 2008

You Better Know How Much This Means to LA

No hits, no problem for Dodgers in win!

Well, it's Hollywood Style ...

從 Scully 爺爺的談話裡,美國時間 6 月 28 日這場在 sold-out crowd 的 Dodger Stadium 所創下的這場 "由無安打的一方獲勝" 的比賽 (好像) 是 MLB 史上第 5 度,而前 4 度裡也只有一位仁兄 (我記不得他的名字,first name 好像是什麼 Johnson 之類的 ...) 是以 complete game 的方式得到這項 "殊榮",無論如何,Halos 與 Jered Weaver 並不孤單。

以我個人的立場,身為 Dodger fan,個人最不願意看到打敗 Dodgers 的球隊有兩支:Giants & Halos。

Giants 就不用提了,他們和 Dodgers 其實一直都是 ML 史上的 "Greatest Rivalry",只不過早些年前兩邊比的是戰績,近些年來兩邊比的則是哪一方的 management 比較蠢;而 Halos 在上一次更改隊名事件開始就讓個人對 Moreno 有點反感。話說回來,同一區的 Dodgers 和 Giants 目前處於一同沈淪的情況,雙方都沒有因此而獲利,反倒是 Halos 自從 02 年拿下 WS Title 後就一直是 playoff 的常客,Dodgers 這個被視為 LA 正統的球隊倒是一直被它們的衛星都市壓著打 -- 像是 07 年的 1-5、06 年的 4-2 以及 05 年的 1-5。而 08 年在 Halos 被 Chad Billingsley 活生生的擋下來之後,Dodgers 還有 season win 的機會,Halos 最多只能求 season draw,坦白說這足夠讓個人吐口悶氣。

此外,這是 Dodgers 本季 第 30 場僅僅得 2 分或以下 的比賽,and would you know,the Dodgers lost their first 29 ....

還有一點,這場勝利代表 Dodgers 已經拿下了這個 series,撇開前一個在 Great American Ballpark 對 Reds 的 swept,要再往前追溯上一個 Dodgers 所拿下的 series 得要回到 5 月 19 日 (苦主還是 Reds)!而在這將近一個半月的時間,Dodgers 遭人 swept 二次,plus home field series 的 5 連不勝

在這裡要敬告所有挺 Joe Torre 的人:除非目前戰績 38-42 的 Dodgers 已經是 win over their heads (Hell No!),否則 taking Joe Torre as an advantage of the Dodgers 根本是一件荒唐的事,砸在他身上的 3-year 14M 和丟進垃圾桶裡根本沒什麼兩樣。

相同的道理,如果將來在 DL 上的 Furcal 等人歸隊而把戰績帶了起來,把功勞往 Joe Torre 頭上放更是一項可笑的行為!

To be honest,要不是 Torre 來到 LA,我還真不曉得世界上居然還有被人捧得這麼高的垃圾 ...

※※※※※※※※

前面談到了 08 年 "惠我良多" 的 Reds,我們來 follow 下面這個新聞:

胡金龍轉戰紅人?道奇可能用他交易鄧恩

這則日前發佈的 rumor 提到 Dodgers 可能以 Juan Pierre + Hu 向 Reds 交換 Adam Dunn。

首先,這不是台灣的媒體在瞎掰!這則消息是由 Fox 的 columnist Ken Rosenthal 所放出來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照改版後的 MLB Trade Rumors 找到原文。台灣的媒體其實只錯在那個看起來有點自 high 的標題 ... Hu 在這筆 rumor 裡所扮演的角色只是 bonus,不是 main dish。

因為消息本身已經是 rumor,這類 "stuff" 在 MLB 每天都會有上百條,但屬實的可能只有冰山一角!這就是 Ken Rosenthal 持續在做的事情。有時候個人會覺得這種 columnist 還挺好做的 -- 可以寫得天花亂墜,不用在意其中的正確率,與投資股市相比,這樣的作風大概老早就輸得連自己的姓怎麼拼都不曉得了。

Moreover,Rosenthal 有他一貫的 "garbage comments",像是 "Pierre 曾經和 Dusty Baker 合作過" 之類的無聊理由,這雖是事實,但當年 Cubs 用 Pierre 打了 162-game 的 lead-off spot,換來的一個全 NL 的 out-committed champ (532) 以及不到 70-win 的 season 卻隻字未提。

所以大家應該清楚這是個 "Too Good to Be True" 的 rumor,因為 Pierre 已經不只是 disaster,而是一個 catastrophe!如果 Dodgers 想要 get something going,Except fire Ned Colletti's ass,最優先事項就是 "get rid of Pierre"。Put in numbers,Pierre 大約是一個接近 -1.0 win above average per year 的包袱,即便必須吞下 Pierre 未來 3 年近 30M 的薪資,那也等於是替 Dodgers 買回了 3 certain wins above average,這不是一筆壞的交易。

至於 Scully 爺爺口中的 Adam "Big Red Wood" Dunn 則是個有趣的角色,某種程度上 Dunn 和 Jason Giambi 可以歸為同一類的人物 -- OPS > 0.900 with AVG < .250。雖然 Dunn 一季要領近 200 張老 K,不過這又有什麼了不起?反正被 K 或打出去被野手處理掉都是 out,真正該在乎的是 Dunn 一年比起 Pierre 省下超過 100-outs,which is a HUGE difference。

回到 Hu 的身上:即便這筆交易成真,台灣的朋友並不需要為 Hu 抱屈!Hu 還有 2 個 options,機會還相當的多,他要在 MLB 成功也未必需要由 LA 來促成,只不過從高位 prospect 淪落到一筆 trading proposal 的配菜是有點悲哀,這一點我們 先前 也談過了:LA 的 management 需要為這樣的 "跌價" 負最大的責任!Think about this:"The great ex-ROY" Angel Berroa 打到現在,守備不佳,打擊也一樣過不了 Mendoza line,間接使得 Dodgers 把 Hu 給 optioned down 一事越看越蠢。

換個角度來看,Dunn 如果成為 Dodger 同時在季末沒有任何 contract extension 發生的話,藉由 offer Dunn an arbitration 必然能夠換來一定水準的 draft compensation (a 1st round or sandwich pick),中和 prospect 上的損失;而就算 Dunn 和 LA 簽下 contract extension 也無妨,畢竟比 Dunn 更好的 LF 並不多。

總而言之,這筆 rumor 裡提到的交易對 Dodgers 來說真的是百利而無一害,如果這樣的 proposal 是由 Net Colletti 所提出,那麼勉強可以說他變聰明了;如果這是 Reds 所提出而 Dodgers 卻還遲疑的話,那可就真的太笨了!

Wednesday, June 18, 2008

With or Without DH

由於是 Clayton Kershaw 的先發,個人在台灣時間 6 月 16 日凌晨也就稍微熬了一下,不過一共也只撐了 5 局的時間 -- Kershaw 4、Wang 1。撇開 Kershaw 與 Dodgers 的情況,由於不覺得 08 年的 Astros 有什麼大作為,因此早在週末前就拍胸脯 -- 帶著一些日行一善的心情 -- 和玩 FB 的同事保証:Wang 會在 Minute Maid Park 輕騎過關。

結果証明個人的猜測只是部份正確,據說 Wang 在跑壘的過程中有一次 "重落地" 而 suffered Lisfranc sprain,至於嚴重性 ... 從 Will Carroll 在 6 月 17 日的 column 來看 "可能" 是整季報銷。

個人對 Wang 的後續情況並不是十分關注 -- 雖然台灣投手的運氣似乎都欠佳,這次的事件真正讓個人覺得有趣的地方是在於一些關於 "賽制" 的報導跟著浮上了檯面。當然,個人十二萬分的相信如果這件事發生在 井川慶 身上而不是 Wang、不是 Yankees 現階段的 staff ace、或不是 Yankees 手風正順的時候,DH 制的採行與否是不會被拿出來嚷嚷的,是故 Hank 的 ripping 只讓人覺得他是個膚淺的小丑 (這件事該不會只有我不知道吧?)。

看 MLB 的朋友不可能不曉得 NL 與 AL 對於投手的打擊與否採用了不同的作法,而碰到像是 WS 或 inter-league 的比賽時則得看在誰家裡開戰就用誰的制度。那麼我想討論的是:就制度上來說,兩聯盟究竟哪一方較有利?

以個人 -- 一個長期的 NL 球迷 -- 的想法、perception or theory whatsoever:NL 將是吃虧的一方

這個答案不曉得會不會讓大部份人訝異?

首先我們從 AL 適用 NL 的制度來看:一般的想法可能認為 NL 的投手天天在掄球棒AL 的投手則否,所以當 AL 必須適用 NL 的制度時,NL 是比較有利的。

看起來這似乎是很合理的推斷,不過我們先看看 05 ~ 07 年間兩聯盟投手的打擊數字:

YearALNL
PAOBPSLGPAOBPSLG
2007322.178.1825577.177.188
2006317.152.1765684.167.175
2005297.140.1735791.182.190

可以說 NL 投手的打擊 -- 除了 05 年以外 -- 並沒有比較好,即便 NL 投手群一整季打下來的 PAs 是 AL 的近 20 倍強,整體的 performance 卻沒有明顯的優勢。

話說回來,如果我們真要看投手的打擊,搬出數據來其實也沒有很必要,這是因為在 NL 裡頭我們原本就認定投手的 batting spot -- 至少在比賽前段 -- 會是一個 "自動出局數",就算 AL 的投手打擊極弱,比 NL 的 "自動出局數" 還要弱,這中間又能差到哪裡去呢?

此外,如果我們以 R/PA 來看,AL 和 NL 的投手們近年以來都是在 5% 上下游走,也就是說 100 個投手上場打擊大概有 5 個人跑得回來,也就是說不只 AL 的投手,NL 的投手其實也鮮少有機會去嚐試跑 "非直線"。

因此當 AL 的球隊來到 NL 的球場打球時,這最多是一種 "break even",NL 的球隊不會因為他們的投手原本必須打擊就得到優勢;當然有朋友會認為 "至少 NL 的投手平時是必須練習打擊和跑壘",也因此可能降低上場時發生受傷的機率,我想這一點也算是個 "詭論",前面已經提到,如果 Yankees 這回的 Lisfranc sprain 是發生在 井川慶 的身上,所有人的反應恐怕只是一笑置之的帶過。如果大家真的要找些 "目標" 來為 Wang 出氣,blame his bad luck

在我們進入下一個主題,也就是 當 NL 的球隊到 AL 的家裡去適用 DH 制 時的優勢問題前,我們先來看一下近 4 年來兩聯盟球隊在開季時 total payroll (單位:百萬美元) 的 mean。又,考慮薪資結構的不平衡,這裡個人多列出了 median 的部分,如大家所知,median 雖然不具備數學形式,卻是一項 unbiased 的優質 metric。

BTW,Dodgers 近 4 年的 total payroll 加列在下表的最右側,比較一下近年的戰績,各位多少可以理解到什麼是 "不怕沒錢花,但錢總是亂花"。

YearALNLDodgers
MeanMedianMeanMedian
200896.9288.3883.1078.77118.59
200792.8487.7573.7079.14108.45
200683.4872.2572.3879.0898.45
200575.4862.6470.9570.0383.04

當 median 與 mean 有較大的差距發生時,代表的是 samples (or population) 的值分佈得比較 "散",這時我們會比較偏向取 median 的原因是它不會受到極值 (outlier) 的影響。毫無疑問的是 AL 在這方面的情形比較嚴重,不過原因也顯而易見:Yankees 和 Red Sox 的 payroll 相較於大多數球隊有點像是 "破表" 的狀態。

另一個趨勢在就在於 AL 的 average total payroll 在近年來似乎向上攀昇,到了 08 年與 NL 的差距已有 10M 之譜。不過也 不盡然 代表 AL 球隊的手頭比較闊綽,而是他們有必要比 NL 的球隊闊綽。

我們可以這麼想:10M 在現今的 FA 球員市場上已經相當於一個 regular player 的價碼 (SP 的價碼可能更高),而撇開先發投手不談,NL 球隊必須養的 -- 也就是理當佔 total payroll 比重較大的部份 -- 是 8 位 regular players,但換到 AL,這個數字是 "9" 位。是的,AL 的球隊多養了一個 DH,即便這不是個需要守備的位置,但仍然是 regular、花掉球隊的錢更不見得便宜。

接下來,我們先看看近年來 AL 與 NL 的 "正規" DH 與 "代班" DH 的成績差距。

YearALNL
PAOBPSLGPAOBPSLG
20079365.355.447560.343.444
20069219.349.469540.311.364
20059201.338.440535.331.383

我把 08 年 inter-league 至 6 月 17 日為止的兩聯盟的 DH 資料補列如下:

(PA/OBP/SLG)
DH of AL: 4067/.337/.422
DH of NL: 218/.271/.283

其實 "正規" 與 "代班" 的 DH 在數字上的表現差距 -- 或許除了 06 年與 08 年以外,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大,不過這裡有一個 raw number 無法表現的盲點:NL 究竟拿什麼人來打 DH?

舉個例子:Jeff Kent 在 2B 的守備其實是若有似無的,也就是說以往 Dodgers 純粹是希望 Kent 的棒子彌補失去的守備,但如果到了可以用 DH 制的 AL 打球,Dodgers 其實就很可能把 Kent 搬去打 DH 然後由一位替補、手套比較牢靠的球員頂上 2B 的位置。

我想說明的是:當 inter-league game 在 AL 的球場舉行而適用 DH 制的時候,NL 球隊未必會拿一個 "代班" 的球員來打 DH,而很可能是某位守備不好但打擊很猛的 positional player,這將會對 NL DH 的 raw number 造成一些 bias。但總的看來,AL 的球隊畢竟是全力出擊,撇開投手,他們是 9 位 regular players 上場,而 NL 球隊或許有些像上述例子的情況使得他們的 DH 在成績上看起來沒那麼糟,但考慮最好的情況也不過是 8 位 regular players 加上最好的 bench player。

換句話說,在 DH 制被適用的情況下,兩邊球隊一字排開,NL 的球隊 eventually 要吃一個 "代班" VS "正規" 的虧,這和投手的部份是有差距的。畢竟 DH 位置在整個攻擊光譜 (offensive spectrum) 上只落後給 4 個 corners (1B、3B、LF & RF),要說那是一個 power slot 其實並不算過份;相較於 NL 的 best bench player 又在攻擊光譜的哪裡?我不清楚,但很多半是在靠近 left-end 的地方。

BTW,這裡也暗示了一件事:如果球隊未能善用像 DH 這樣的 power slot,而只是想用一些有手套的鳥蛋選手將先發 9 人的 lineup 填滿,邏輯上是不太通的!

總的說來,不論在 inter-league 或是 WS 裡,AL 的球隊來到 NL 球場頂多是扯個平;但 NL 的球隊到了 AL 的球場卻很可能是實實在在的 underdog,當然像 WS 或 inter-league 都不算是長期的比賽,uncertainty 可能在這些賽事裡佔了更為可觀的比重,但如果要對兩種不同賽制所產生的影響來個持平之論,"NL 是居於劣勢的一方" 將是個人的答案。

※※※※※※※※

台灣時間 6 月 16 日凌晨,Dodgers 在 Comerica Park 終究躲不過本季第 6 度的 swept,在慶祝遷至西海岸 50 anniversary 的 08 年,這真是特別的諷刺!整個 07 年才不過被 swept 5 次的 Dodgers 在一年後只花了不到 70 場比賽就越過了去年的 "標竿"。

我們很可以責怪 Ned Colletti 沒能打造出一支像樣的球隊,但 Joe Torre 在這個點上卻也絕對是難辭其咎!就以 6 月 16 日的 lineup card 來看:

OrderNamePosition
1J. Pierre7
2L. Maza4
3B. DeWitt5
4R. MartinDH
5J. Loney3
6M. Kemp8
7A. Ethier9
8A. Berroa6
9D. Ardoin2

個人看到的是:
  • 用兩個自動出局數和一個從 5 月中以來 OPS 狂降 160 points 的傢伙打前 3 棒,這是一個不想得分的 lineup。

  • 有了 DH,卻還是 4 個自動出局數?

  • 同時用上兩個捕手的 lineup 在急緊狀況發生時是很危險的。

  • Worse,其中一個捕手打的是 DH,如果在捕手位置上做更替,Dodgers 就是被迫放棄 DH,萬一該役打入 extra-inning game,Tigers 可以繼續用 DH,Dodgers 就只能用 bench 上的 positional "replacement" 和對手互耗了。

第一、二點對 Torre 不太靈光的腦袋是難了點,所以不用太責怪他,個人也正在努力習慣他的無腦;但第三、四點則完全是身為一個 manager 最 fundamental 的教戰守則,Torre 屢次嚐試踏紅線不說,更絕的是該場比賽居然連第四點的錯誤都犯了 -- Torre 還真的在比賽中將 Martin 從 DH 換回了 C 而使得 Dodgers 喪失運用 DH 的權利。

可以這麼說:如果不是因為 Clayton Kershaw 的先發,個人對於這樣的 lineup 通常的做法是把買來的 MLB.tv 當成對 MLB.com 的純贊助,只不過一支花了 120M 的球隊,呈獻給球迷看的 ... 居然是這種廢物點心!?

I'm so unhappy about Torre. I can't be no happy unless I'm blind deaf and dumb ...

Wednesday, June 11, 2008

A Great Piece about ... Chemistry

這回想談談 "Chemistry",在這裡姑且把它翻為 "氣勢" 好了。

長久以來,球隊的 "氣勢" 一直是不錯的棒球文章題材,像 LA Times 與 dodger.com 那群不入流的 columnists、甚至在台灣 YESpn 的某球評 ... etc 都愛引用它來做文章。這其中最讓個人不解的就是:這些人不吸收新的棒球知識、看不懂數字、分不清 RPG 3.5 與 4.7 的差別也就算了,但連 "氣勢" 這種小學生邏輯就能推翻的謬論,實在不該被 touch 到才對。很簡單的道理:

  • 赢球的球隊沒有氣勢問題,而球隊只要能赢球,氣勢好永遠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 輸球的 ... 如果是大市場球隊,那就有氣勢問題;反之則沒有氣勢問題。

礙於本身文采不彰,實在無力對 "氣勢" 去多做文章,後來無意間發現了下面這個連結:

Evaluating Chemistry

它是 5 月 19 日寫成的,換句話說已經在個人的草稿匣壓了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個人挑了幾小段拿出來做了小小的翻譯,不過個人的英文能力有問號,建議有興趣的朋友還是撿原文的部份來看較好。

If it's how a team came together, or fell apart, something you can only see and use in an after-the-fact explanation, then it's a story, not an effect.

如果氣勢可以左右一支球隊的凝聚或慘跌、卻又只能用事後的解釋來觀察或引用,那麼它就只是一個故事,而不造成影響。

這和 07 年季末 Dodgers 發生 Kent 與小夥子們的衝突時 Grady Little 的處理態度有點相近,Little 認為那次的事件是 cause,不是 effect,而 cause 就是 "The Dodgers were not winning"。

But in a more general sense, teams do make these choices: when teams weigh a player who can contribute X and could be replaced by a cardboard cutout for interviews against one who offers 75% of that contribution but comes with a reputation as a hard worker and good teammate, this is the choice they make, over and over.

用更一般的說法,球隊總是一直在兩種球員間做選擇:其一是可以貢獻 X 但卻不擅公關;其二則只能貢獻 75% X 但被眾人認知為是位努力家以及好隊友。

大家也許知道 Juan Pierre 是目前的 Dodgers 裡練習態度最積極的球員,這很可能就是這雙腿能獲得大多數 (笨蛋) managers 或 (笨蛋) GMs 青睞的原因。

某種程度上,manager 就有點像場上的皇帝一樣,誰要上或要下都只在一念之間,而如果 manager 不能用人唯才而是挑幾個喜歡的人來用,就永遠不會是個好的 manager。我們若是再以球員的 "人格問題" 來替 manager 錯誤的調兵遣將護航 ... 根本毫無道理。

Compare the qualifications and components of chemistry though to any other metric, and we quickly see that chemistry's effects, if they exist, are pretty limited.
- Is it better to have an offense that walks more, or that plays louder music after wins?
- Is it better to have a pitching staff that strikes out more hitters, or a team that includes two clubhouse leaders and at least one clubhouse jokester?
- Is it better to have a defense that makes more outs on balls put into play, or one that goes out to dinner together after games?

如果拿 "氣勢" 的條件與成份與其它數據做比較,我們很快的就能發現即便氣勢有其影響力,也是相當微小的:
-- 進攻時究竟擁有較多的保送較好、還是在獲勝後把音樂開得很大聲較好?
-- 究竟是擁有一個很會 K 人的投手陣較好、還是一支擁有兩位 clubhouse 頭目以及至少一位的 clubhous 開心果要好?
-- 究竟是一支可轉換較多被 put into play 的球為出局數較好?還是賽後大家一起去吃晚餐較好?

這裡的最後一段也曾經是 Joe Torre 的 quote:

You don't have to go out to dinner all the time together!

There's no better example of this than the 2004 Mariners. The organization believed that they needed more veteran leadership and brought in Scott Spiezio, known as a huge work-ethic and makeup guy, to replace Jeff Cirillo, who had a terrible time here and was fingered as a clubhouse problem. They signed Rich Aurilia, also a good clubhouse guy with playoff experience. Ron Villone and Mike Myers for veteran left-handedness in the pen. Raul Ibanez signed as a free agent from Kansas City where he had a great reputation as a clubhouse presence and community leader. Eddie Guardado had a huge reputation as a great teammate and professional who kept everyone loose.

沒有比 2004 年的水手隊更合適的例子,他們相信球隊需要較多經驗豐富的老火車頭而選擇了 Scott Spiezio -- 一位被視為個性上十分敬業的傢伙來取代 Jeff Cirillo -- 一度打得很爛而且還被指名為 clubhouse 問題人物;水手也簽下 Rich Aurilla -- 一位擁有季後賽經驗的 clubhouse 大好人;還有 Ron Villone 與 Mike Myers 兩位資深的牛棚左投手;於自由球員市場從 Kansas City 手中搶下的 Raul Ibanez 更是不論在 clubhouse 或公開場合的應對都有很高的評價;Eddi Guardado 則是一直是位讓大家能放鬆心情的好隊友。

And they already had Dan Wilson, a clubhouse good guy, and Mark McLemore, a long-time veteran leader, a scrappy local boy with dirt on his uniform in Willie Bloomquist, and the steady presence of Edgar Martinez. They dumped Carlos Guillen, who the organization felt was a bad influence on other players.

他們還有 Dan Wilson -- clubhouse 裡的好好先生;Mark McLemore -- 長久以來被視為經驗豐富的領袖;Willie Bloomquist -- 球衣上總是沾滿了泥巴的本地男孩 以及像 Edgar Martinez 這麼可靠的存在。他們捨棄了高層認為對其他球員造成不良影響的 Carlos Guillen。

It was a club overflowing with chemistry. If ever there was a team specifically constructed to maximize its raw chemistry and be better in total than on paper, it was the 2004 Mariners.

這是支充滿了氣勢的球隊。如果說要選出一支曾經致力將球隊氣勢徹底最大化而非僅止於紙上談兵的球隊,那就是 04 年的 Mariners。

It went 63-99.
他們的戰績是 63 勝 99 敗。

Mariners 的事個人比較不能置喙,那並不在個人熟悉的範圍。雖然 Bavasi 是眾所周知的蠢 GM,不過他買進上述這些球員的原因 是不是因為他們都具有 great personality?或許只有真正的 Mariner Fans 才曉得。

If a team can make that many moves to bring in great chemistry and leadership guys – and all of those moves were considered great clubhouse moves at the time – and fail on the field so spectacularly, does it make sense to consider chemisty as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building a team?.

如果說一支球隊為了增進團隊和諧而帶進了一票有助球隊氣勢的火車頭角色 -- 每一個動作在當時都被視為是好手段 -- 換回的卻是戰績上不可思議的挫敗,那麼將氣勢視為建隊的重要因子有什麼意義嗎?

也因此,個人一再強調的是:"Chemistry" 只是那些作家在球隊贏球之後拿來充版面的殺手鐧,說穿了,chemistry 是產物,不是原因。

I've had this argument over and over, and it always runs like this:
"You're discounting chemistry because you can’t see it, but that doesn’t mean it's not there."
"Yes. But it does mean that it can’t be that large, because then we'd see it."
"Just because you can't measure it doesn't mean it doesn't exist."
"Yes. But it does mean that it can't be that large, because then we'd be able to measure it."
(and so on, forever)

我不只一次的和別人爭論 (氣勢) 這件事,它的過程總是像這樣:
"因為看不到,所以你不把球隊的氣勢當回事,這不代表它是不存在的。"
"是的!但氣勢絕不該被賦予過度的重視,要不然我們一定能看到它的效果。"
"只因為你無法量化氣勢,不代表它不存在。"
"是的!但氣勢仍然沒有這麼重大的意義,否則我們一定得以量測它。"
(然後爭論便永無止境的繼續下去 ...)

這一段個人頗有感同身受之嘆 ...

I' ll borrow an analogy from Carl Sagan.

"I have a dragon in my backyard."
"You can't see it because it's invisible."
"You can't detect it using infrared sensors or anything else because it's magic."
"Its wings doesn't cause the grass to flatten because it's super-small."
"You can't feel the flames of its breath because it's so tiny the heat dissipates harmlessly."
"It's biting you right now but you can't feel the microscopic teeth."
"Do I have a dragon in my backyard or not?"

以下的推演源自 Carl Sagan。

我有條龍在我家後院。
你看不見牠因為他本來就不易被看見。
你無法用紅外線探測器或其它工具來偵測牠的存在,因為牠就像魔術一樣。
牠的翼並沒有把草地給壓平,因為牠實在很小。
你感覺不到牠呼吸時所呼出的火焰,因為它實在太小,很快就散掉所以不會造成傷害。
牠現在正在咬你,但你感覺不出來因為牠的牙齒小到微不足道。
那麼我家的後院究竟有沒有條龍呢?

我不很清楚 Carl Sagan 的底,他應該是位知名的天文學家吧?個人之所以聽過這個名字是在 Peanuts 系列的漫畫裡,Charles Brown 的妹妺 (Sally?) 拿他老哥和 Sagan 相比時所看到的。

對於相信像 "chemistry" 或 "氣勢" 這種虛無飄渺的零和擋箭牌的朋友,I feel so sorry for you ...

※※※※※※※※

6 月 10 日,我國的 Hu 在經過兩個多月的 ML Service 後被降回 minor,換回來的是讓 Dodger fans 以為已經人間蒸發的 Andy LaRoche。

Andy 的 plate discipline 是沒有問題的,在 triple-A 那段被冷凍的時間,Andy 的 BB% 超過 20%,以一支在 Vegas 的球隊而言,這可以說是不可思議的耐心!但相對於 Andy 僅僅 15% 的 LD% -- 代表他將球擊成安打都有點小問題 -- 對那些無腦的 old school managers 而言卻反而會要了他的命,希望這回 Andy 的 called-up 除了 BB% 的維持,也能帶點 BABIP 的魔術。

講到 Andy 原本的守備位置 3B,BBWAA 的 Ken Rosenthal 在上週六 (06/07) 的 Fox 全國聯播裡提到 Dodgers 的 youngsters 裡唯一準備好的人是 Blake DeWitt!?這種 comment 真讓人完全接不上話 ...

Rosenthal -- 這位個人一向不太喜歡的作家 -- 大概忘了自 5 月 19 日起至今 (06/10),DeWitt 的 OPS 已經下修了超過 100 points,而官網的 Ken Gurnick 更是以 "網派" 的方式認為 DeWitt 的 starting 3B 位置已經坐穩?Andy 還會變成 trading block?

以 sabermetrics 的角度來看,一位打者的如果沒有累積超過 2200 PAs,要用數字來評價他將是相當不 solid 的,但因為我們比大多數作家和記者都聰明很多,在這一點上就姑且原諒 Rosenthal 和 Gurnick 的無知。

簡單的說,DeWitt 先前的成績很可能就是處於 "bats over his head" 的狀態,那麼就算 DeWitt 立刻被 Andy 所取代,其實也沒有那麼可惜,只不過這不容易發生。事實上 Andy 想在 08 年得到穩定出賽的機會也不高,以 Dodgers 的 management 的智商 來衡量,未來的 INF 除了 SS 以外,大概都不難看到 Andy occasionally 的客串。

至於 Hu 的 optioned down ... 怎麼說呢?至少這個 Blog 的主人並不具有太強烈的民族意識,不過儘管 Hu 打出來的成績並不理想,還是想為他說幾句話。

Hu 的打擊問題和他在 07 年眼睛開過刀與否大概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 Hu 從 Double-A 到 07 年短暫的 ML stint 裡,BB% 從 8% 一路跌到 0%,要懷疑 Hu 的打擊成績有水 ... 早該在 07 年就開始懷疑,而不是現在。

從 Hu 08 年上到 opening day roster 到他被 optioned 為止,個人從不是以先發球員的水準來評量他的,Hu 原本就只是 replacement、是湊人數用的,在這個前提下如果 Hu 能打出水準 -- 像本季的 Blake DeWitt 那樣,那是 Dodgers 賺到;如果打不好,球隊就概括承受,畢竟總不能讓 SS 這個位子沒人站。

而我們看看取代 Hu 的 Angel Berroa 以及還留在 ML 的 Luis Maza,不僅打擊不佳,年紀也大,更不在 (也不可能在) Dodgers 未來的規劃裡,但 Ned Colletti 這白痴非得要花了錢、看到球隊平均年齡上昇,晚上大概才不需要安眠藥 ...

有人認為 Hu 應該回 minor 去恢復信心,對此個人倒是持保留的態度。這麼說好了:Major 和 Minor 的磨鍊機會給 Hu 自己選,他會選哪一個?個人不相信他會選後者。

說穿了,在 Furcal 受傷後,如果不是有比 Hu 好很多的 middle INF 來取代他,每一場比賽的 SS 都應該優先考慮 Hu,而現在被 Berroa 和 Maza 這兩個垃圾搶走磨鍊的機會,難不成身為 fans 的我們和 Hu 都應該心存感激?

Plus,在 08 年開季以前,Hu 可是名列 Dodgers 的 prospects Top 10 的,現在交易價值已經下滑,而 Hu 的 optioned 又不讓人覺得是出自不可抗力的話,坦白講,這真的一點都不聰明。

如果這裡有任何的 Fans 懷疑 Dodgers 為什麼總是打不好,答案就是兩個字:英文叫 "Ned Colletti";中文叫 "白痴"。

Monday, June 02, 2008

Tough Road Trip, Win Drought

不曉得 Dodger fans 如何看待 5 月 26 日 ~ 6 月 1 日間的 7-game road trip?

在開始這次的 road trip 之前,個人曾經 review 了一下 Dodgers 的 schedule,整個 trip 的開端就很惱人:Dodgers 必須在 5 月 25 日 PT 1630 結束比賽後立即打包前往 Chicago,保守的估計抵達後 check in 下蹋處的時間可能是同日的 CT 2330 甚至更晚,然後 5 月 26 日的 CT 1320 又要比賽 -- 對上最近打得很起勁的 Cubs。

在 Wrigley Field 的 3-game 之後,Dodgers 還要到 NY 對 Mets 做一次 4-game series,要命的是 6 月 1 日的 Sunday game 很不幸的被 ESPN 選為 Sunday Night Baseball (Plus Johan Santana would start for the Mets ...) ,所以 1 日的比賽結束後可能已經超過 ET 2330。接下來趕回 LA,預估抵達的時間可能是 6 月 2 日的 PT 0330 (or later),然後同日的 PT 1910 於自家出戰來訪的 Rockies ...

也因此,在 Dodgers 開始這次的 road trip 以前,6 月 1 日晚間對上 Santana 的那一場比賽其實已經被個人劃掉!也就是說個人對這次的 7-game road trip 的期望是 "如果能打出 3-4,那麼 Dodgers 其實已經賺到"!BTW,08 年球季到目前為止的 Home Field Advantage 也有點不尋常,截至目前為止,30 支球隊在 home field 的總和 WPCT 近 .570 -- 雖然這只是一個現象。

而最終 Dodgers 只拿到了 1-6 的成績,就算他們的對手 -- Cubs & Mets 在 08 年都做足了 "內弁慶",這個結果相信任誰來看都不會覺得滿意。



Without Furcal

在 Rafael Furcal 在 5 月 5 日離開 daily lineup 之前,Dodgers 在 32-game 裡一共拿下 172 分,RPG 大約是 5.30;而自 5 月 6 日到 6 月 1 日為止的 RPG (24-game) 則是可憐的 3.21,以 NL 08 年 4.62 的 RPG 來看,Dodgers 在失去 Furcal 的 24-game 裡大概只有 .324 的 WPCT (by applying Pythagorean Formula with power = 2),換算起來是 8-16 的戰績,與實際的 9-15 其實差不了太多。

個人不曉得差一個 Furcal 是不是真的會差這麼多,但這方面也的確比較難針對任何人去 pointing finger,所以我們曉得 Dodgers 會這麼難贏球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比較奇怪的是 Pierre,他幾乎擔任了一整個 5 月的 lead-off hitter,本季交出 .281/.351/.317 的 line 仍然與他的 career OPS .720 相去甚遠,如果說他災難般的 07 年只是一時低潮,08 年他也該多少反彈一下吧?Pierre 的年紀根本就還不到衰退的時候才對 ...

同樣的問題也可以拿來質疑 Andruw Jones 與 Nomar Garciaparra,我能想到這 3 個人的一個共通點就是:Free Swinger


Kent Is Acting His Age

個人連續兩年在某雜誌的附錄給予 Kent 的評語都是:Kent 的問題在於什麼時候被年齡追上,結果也連續兩年都沒有被採用,不過該來的,跑也跑不掉。

或許 Pierre、Andruw 以及 Nomar 的表現相對於他們的年齡在某種程度上是異常,但 Kent 的表現可是一點都不異常。08 年的 Kent 老先生到 6 月 1 日為止僅僅交出 .244/.289/.381 的成績,比起 07 年 .875 的 OPS 狂跌了 200-point 以上。話說回來,用這樣的 Kent 打 No.3 對目前的 Dodgers 來說可能還算是一個不錯的 idea,反正前面已經有 Pierre 和 Maza (Who?) 幫忙攢出局數,直接把每場比賽的 Top 1st 或 Bottom 1st 讓出去豈不是更乾脆?

不過 management 可能也已經注意到 Kent 的問題,因此讓還在 Vegas,已經確定 09 年 out of option 的 Andy LaRoche 開始練 2B 的守備位置。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LaRoche 在 amateur 時代的守備位置是 SS,要他換到 2B 應該也是適應一下就好,畢竟 1) 沒有天生的 2B,只有做不成 SS 的球員轉到 2B 2) LaRoche 的守備要比 Kent 差大概也很難 ...

附帶一提,LaRoche 最近在 Vegas 這個打者天堂倒是交出了近 27% 的恐怖 BB%,如果大家不曉得這有多誇張,不妨想想:像 Jason Giambi 這種單季會選出 3 位數 BB 的人,其 BB% 大約是 16% ~ 17%。

看來 LaRoche 對於 triple-A 投手的投球,已經是 "連縫線都看得一清二楚" 了,繼續把他放在 Vegas 不曉得還有什麼好處 ...



Best Decision, Worst Result

我們曾提過 hit-and-run 是 "最不可取" 的戰術,它不僅破壞球員的選球機會,也破壞球員的 stroke,同時還有很大的機會增加球員的 strike count。因此如果非要執行 hit-and-run,最好的條件是 at bat 的打者 1) 打擊不值得期待 2) 是一個 contact hitter。這麼一來,或許可以小賭一下,搞不好擊出去的球會像長了眼睛一樣穿出內野防線。

在與 Mets 的 4-game series 的第 3 戰,Joe 'clueless' Torre 就有一個很不錯的 hit-and-run decision,時間是 Top 2nd,lead-off 的 No.7 hitter Blake DeWitt 上壘後,Torre 讓 No.8 -- .243/.300/.324 -- 的 Luis Maza (who?) 執行了 hit-and-run,你可以發現這個 hit-and-run 的下達時機與人選都是最好的。

Maza (who?) 在 hit-and-run 下達後所擊出的高彈跳球其實眼看著就要彈到中外野,卻被身高 6-7 的 Prefrey 擋了一下,然後被 Jose Reyes 於二壘壘包後方輕鬆接到,促成一個 1-6-3 的 DP。

It's totally bad luck!


A Good Arm Is Not for Moping-up

這個副標題要送給 Torre。

Torre 應該曉得 Kuo 在他不算長的 ML service time 裡基本上是 Mets 的 nemesis!總計 Kuo 在生涯面對 Mets 的 26 局裡交出了 26/6 的 K/BB、沒有挨 long ball 以及 .35 的 RA。這種數字雖然沒有太大的意義,但 old school managers 對此術向來是深信不疑。

個人始終相信 Torre 會拿 split stats 做依據,也因此在對 Mets 的 4-game series 開打前,個人猜測 Kuo 最有可能出場的日子應該是在 game-2 與 Clayton Kershaw 聯手出擊,畢竟 Kershaw 只有一場 "還不差" 的投球,有很大的機會他在場上可能撐不了太久。

只不過事情卻完全不是那樣:Joe Torre 在 首役 3-run behind 時用上了 Kuo,他沒失分;然後在 game-4 於 5-run behind 時再度用上了 Kuo,他也沒有失分。當然,沒失分是好事 (少了些 SO 則是怪事 ...),但這種 mop-up 的工作用上 Kuo 來做的話也的確是奢侈了點。或許 Torre 的調度本來就沒有章法,全憑感覺做下一步的決定 (Then why not the Dodgers hire a monkey as their manager?)。

我想我們也不需要從對於 Kuo 的調度來推敲 Torre 的想法,畢竟到目前為止,Torre 看起來也真的也沒什麼想法。



We Don't Have to Find a Reason for Everything

在個人的感覺裡,傳統關於 RP 的 count statistics (累計型數據) BS (Blown Save) 的參考價值比起 Hold 或 Save 是要高一點的!這是因為 BS 較少雖不一定代表是好事,但一旦 BS 多了,要說是好事怕也不容易,至於 Hold 和 Save ... 大概只能是給 RP 的 agent 去騙不懂數字的笨 GMs。

所以當 Big-X (Johnathan Broxton) -- the 8th-inning man -- 以及 Saito -- the closer -- 在 8 天內 committed 了 4 個 BS (Blown Save),這肯定是很壞很壞的事。可以說如果這在最近這一波 road trip 裡的 3 個 BS 如果都能免去,那麼 Dodgers 拿下的成績很可能會是 4-3 而不是難堪的 1-6。

先從 Big-X 看起,個人其實多少在這個 Blog 裡有點出 Big-X 於 07 年有被過度使用的疑慮,有 290 磅的體重不代表可以一季出賽 82 IPs,當初 Eric Gagne 進場大修前的 02 ~ 04 年也有過 82+ IPs 的 hat trick (同期間 MLB 所有的 closer 沒有人投得比他多),雖然這未必是造成 Gagne 掛點的主因,但要說這不是個原因也不容易。

即便如此,Big-X 到 08 年 6 月 1 日為止,他的 stuff 與 07 年相比其實沒有太多的變化,只是帳面上的數字不太好看:

YearIPKBBHRFIPERA
0782.0992562.732.85
0823.231922.744.94

這裡有兩件事必須說明:其一,Big-X 的投球局數不算多,他的 FIP 的並沒有很好的 reliability;其二,08 年到目前為止能維持與 07 年相近的 FIP 的原因在於 SO 與 BB 的比例皆微幅上昇造成 break even。

換句話說,Big-X 在 08 年雖然 K 得多,但也給了對手較多的上壘機會,如果這個時候老天爺 "扯了他的後腿",那麼 Big-X 將很容易陷入災難。I guess you all realize what I mean: Big-X 在 08 年的 BABIP 是 .370,雖然不像 CBill 在季初時那種將近 .500 的慘況,但相較於 league average 的 .290,還是多出了近 100-point。

不過個人並不想把 BABIP 當成 Big-X struggle 的答案,畢竟 BABIP RTTM (Regress Toward The Mean) 的理論 applied 在 SP 的身上會比較可靠,如果大家還記得 06 年的 Danys Baez,他老兄就是到了 5、6 月時 BABIP 突然狂竄到 .500+,之後到被交易前都很難降到應有的水平。

比較安全的說法是 Big-X 的 stuff "似乎" 沒有下降。

談到 Saito 大叔,坦白說他在 06 年的 stuff 相當讓個人驚豔;07 年很明顯的在 SO 有一定程度的下滑只是 ERA 不昇反降,這很可能又和 BABIP 的作祟脫不了關係:

YearK/9BB/9HR/9BABIPFIPERA
0612.292.640.34.2831.872.07
0710.911.820.70.2132.571.40
0810.273.040.38.3002.401.90

因此個人認為:

In 2006, Saito's stuff surprised me; in 2007, Saito's number surprised me; this season, his contract surprised me, but only a little bit.

大叔本季在關鍵時刻的表現似乎也受到了 BABIP 的影響,但無論如何,SO 的維持仍然將左右 Saito 本季的成績。

Wednesday, May 14, 2008

Killer Silliness

針對近來所發生的一些狀況,可以給予 Dodger Fans 另一個 evaluate management 的機會 -- 不只是他們的新科 manager,也包括不管是職位或 "蠢度" 都更勝一籌的 Ned Colletti。

◎ Rafael Furcal on DL

雖然我們不清楚 Furcal 在 08 年究竟還可以火熱多久,但他上到 DL 之後對 Dodgers 的確是相當的損失,就另一方面來看,這個發生在 contract year 的傷勢也可能對他未來的價碼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當 Furcal 還在陣中的時候,Torre 尚且不時讓 Pierre 坐坐板凳,然而自 Furcal 缺陣後,Pierre 不僅場場先發,還場場 batting lead-off。

也不要以為 Pierre 的近況很好,雖然 Pierre 在 05/14 擊出了關鍵的一擊讓 Dodgers 不致於陷入 6 連敗,但在先前的 5 連敗裡,Pierre 交出的 line 是 .111/.200/.111,LA local media 認為 "Pierre saved the day",卻忘了 "How much Pierre had cost the Dodgers",這就是 Torre 口中 "比 NY 專業的 LA 媒體" 的代表作,看來在 Torre 的眼裡,只要不修理他的媒體就是好媒體。

到現在為止,Torre 仍然沒有捨棄以 Pierre 打 lead-off 的 idea 的意思。當然,該不該排 Pierre 上場是一回事,但 排上場還把一場比賽最多的 PAs 給予一個沒有長打能力的自動出局機,這只顯示了 Torre 並不是被台灣媒體捧得高高的英明教練 (not even close ...),而是和那些該走入歷史山洞的 old school managers 一樣平庸而已。


◎ Luis Maza ... who?

就在 Furcal day-to-day 的時候,個人其實心裡有另一個 called-up 的名字,但無論如何不是 Luis Maza -- 這位已經 27 歲卻還沒接觸到 ML level 的 quadruple-A player。然而在 40-man roster 上沒有多餘的 spot 的情況下,Maza 的 contract purchased 讓 Tony Abreu 從 15-day DL 移到 60-day DL。

其實 Abreu 在 DL 上的轉移對 Dodgers 或他本人都沒有太大的衝擊,就算是在 opening day 才上到 DL,以打到現在還沒有看到 rehab assignment 的前提下,上到 60-day DL 對也不影響到未來 probably eligible for activating 的期限,因此個人認為 Torre 如何在 Hu 和 Maza 之間做選擇才是觀察的重點。

個人對 minor leaguer 的看法是:在 triple-A or lower 的 "經驗" 無法 translate 成 ML-level 的 performance!也就是說不管一個球員在 minor 打多久,來到 ML-level,經驗就是歸零,具體的說:minor 是磨球技而不是增加經驗的地方,所以不管 Maza 在 Vegas 打出什麼成績,他的 "經驗" 不是需要期待的東西,而如果他有 stuff 卻被冷落這麼久也是怪事。然而在經過於 Miller Park 那場 Game-3 的觀察,Maza 也許有不差的 foot & glove work,但那個 "always with some gravity" 的 arm strength -- 看起來就很像是 Juan Pierre 用右手在傳球 ...

這樣問題就很清楚了:如果 stuff 不值得期待,那麼就應該以 defense 來決定由誰先發,在這個點上 -- 也許 Maza 的守備並不像他 ML debut 裡所見到的那麼差,但個人也相信大多數 scouts 對 Hu 的守備品質的 guarantee,也就是說在 Furcal 歸隊前,Hu 在 SS 的 "排名" 應該在 Maza 之前。Moreover,與 Maza 相比,Hu 在未來對 LA 的意義也比 Maza 重大,Dodgers 沒有必要用 Maza 來浪費 Hu 得到的磨鍊機會。

話雖如此,連續兩場排上 Maza 的行為尚不致讓我們做出 "Torre puts Hu in his sh*t list" 的結論,只不過如果 Torre 安排 Maza 的理由是 "Hu 的守備好,所以應該在 late-inning 上來鞏固防線" 的話,那 ... 個人就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來形容他的腦袋了。


◎ Third Base Enigma

這件事原本在 05/15 的比賽結束時就想寫,不過想想還是延一天看看情況,因為我在等 Andy LaRoche 的消息。

在對上 Brewers 的 Game 3 之前,Blake DeWitt 的背傷加劇,讓 Torre 在賽前一個小時把他移出 starting lineup,於是 Russell 'Stud' Martin 只好又去客串 3B -- 個人已經不敢去算他的連續出賽數了,看起來 2nd half collapse 似乎有向 Martin 招手的味道 ...

所以 05/15 的比賽讓 Martin 站 3B 是突發事件,但回到 Orange County 的 Angel Stadium 還讓 Martin 站 3B 是什麼意思?

在沒有球員下放 DL 的前提下,Andy LaRoche 在 05/15 其實已經可以被 activated 了 (optional assignment 後 10 天的期限已過),更何況 Rafael Furcal 的 DL trip 可以讓 Andy 提前回到 LA,所以 Dodger management 等於把他們最好的 3B 給忘掉了。

Blake DeWitt 其實不是不好,甚至可以說他是 08 年 Dodgers 最驚喜的誤算,如果 DeWitt 沒有 "bats over his head",Dodgers 的戰績鐵定會比現在更慘!問題就在於 DeWitt 不會比 Andy LaRoche 好,如果不是有什麼 physical problem,Dodgers 根本沒有理由不把 Andy 給 called up。

在 3B 與 C 的組合,Dodger Fans 希望看到的是 Andy LaRoche + Russell Martin 還是 Russell Martin + Gary Bennett?答案應該很明顯才對。

假使 Andy 本人沒有什麼別的 issues 而 Ned Colletti 卻不考慮讓他上來,shame on Colletti;如果 Ned Colletti 認為 Andy 可以 called-up 但 Torre 認為不需要,shame on Torre!

No matter what it is, that's killer silliness for both of them ...

※※※※※※※※

在某個 forum 上,有位朋友提到 Torre 將出一本有關 Yankees 管理學的書,也許這不值得訝異,畢竟 "管理" 一向被世論視為是 Torre 的強項,只是這件事有點奇怪 -- Torre 在季初那段 談話,讓個人不認為懂得 "Winning creates chemistry" 的人會突然想用 "管理學" 為題出一本書。

在 "博客來" 搜尋了一下,找到了這本書:

賽局贏家:托瑞的洋基管理學

抱著懷疑的心情,個人又到 Amazon.com 搜尋,結果:

Joe Torre's Ground Rules for Winners

看到出版的日期與作者,個人突然明白:原來這是 8 年前 Yankees 正值 WS 3 連霸、Torre 的聲望如日中天時所出的書。當然,個人也懷疑這兩本書並不是同一本的可能性,幸虧個人的同事 -- 或者說,長官 -- 有這本書,所以把它借來翻了一下,現在個人大概是 99.9% 的確定:除了中文的 "序",其它的內容都已經念小學二年級了 ...

在那個 BABIP 還沒有現身、一切由 conventional wisdom 說了算的年代,這其實只是一本軼事或小道消息的總集編,對於有心從事 "Modern Baseball" 的研究者來說,誠摯的奉勸您:別在乎誰推薦了這本書,重點在於它沒有存在的價值。

Friday, May 09, 2008

Torre Had Another Clueless Day

我想談一下 5 月 7 日台灣時間 AM 0310 的那場 -- 也就是 Penny 被 Mets 狂炸 10 runs 的比賽,從結果來看,這是場頗為荒唐的賽事 -- 尤其就 management 的角度。

雖然個人無緣看到實況,至少 Penny 2K、3BB、0HR 與 4.2 IPs 的投球內容並不是該丟到 10 runs 的表現,所以個人會覺得 Penny 在那天下午的賽事裡有些 bad luck,當然,個人並不是說 08 年的 Penny 完全沒有問題,4.2 IPs with 112 pitches?如果不是因為 Penny 欠 Torre 會錢,Torre 完全沒有這麼做的必要:

  • Dodgers 在 active roster 上是 12 名投手的編制,這表示至少多出一名 long relief,雖然前一天 Kuroda 挨炸而使得 Kuo 被用掉,不代表 Park 不能在此時緊急上場接應。

  • 5 月 7 日是 day game,5 月 8 日對 Dodgers 是休兵日,bullpen 的調度其實可以抓得更鬆,在這種情況下用車輪戰把比賽投完 -- 即便 Loaiza 在當天晚上就上了 DL (表示 7 日的賽事他是 unavailable 的) -- 其實是可允許的。

  • 依目前的 schedule,Dodgers 到 5 月 17 日以前都不會用到所謂的 No.5 (除非 Torre 又出錯),那麼 rotation 的 swing man 更沒有溫存的必要。

  • Penny 或許是 Torre 心目中的 Ace,但比數不是緊咬著不放,這個時候沒有必要讓 Penny 用超過 100 球。

我想這裡的批評並不在於 Torre 錯過了換投時機,Penny 畢竟在首局就已經落下了 4 分的虧空,Torre 再怎麼換到正確的 RP 恐怕都不易挽回頽勢,但問題在於一場只是必須把它 "撐完" 的比賽,不應該讓完全不到位的主力先發投手晾在場上變成砲灰,更何況賽程沒有緊湊到需要擔心無人可用的程度。

而如果大家還記得 4 月 23 日那場 Dodgers 在 08 年首度打贏 D'Backs 的比賽,雖然 Dodgers 以 8 比 3 的懸疏比數獲勝,全場卻一共上了 5 位投手的事實,和這一場相比,只會讓人對 Joe Torre 的調度相當的無厘頭。

NY 媒體給予 Torre 那個 "clueless Joe" 的稱號,個人真是越看越覺得貼切 ...

※※※※※※※※

如果有朋友對於 Dodgers 前一陣子在 9 場比賽裡贏了 8 場、然後個人卻在這裡對 Torre 口誅筆伐而感到困惑,個人可以給一個推論:

那 9 場比賽是從 4 月 25 日 ~ 5 月 4 日,對手分別是 Rockies 3、Marlins 3 以及 Rockies 3,而 prior to 4 月 25 日,這兩隊的總失分在 NL 分居第 3 和第 4,不過記得要 從後面數過來

So,個人認為在這段期間裡,Dodgers 只是做了他們該做的事情,基本上和 Torre 的調度並沒有很直接的關係。

但這也讓我想到了 THT 2008 annual 裡 David Gassko 的一篇叫做 "Do Managers Matter?" 的文章,他的大意是在不同 manager 的領導下,利用打者、投手、球隊得失分與勝敗的真實成績與 projection 做比較來得到 manager 的 "skill"。

必須說明的是:Gassko 有提醒大家不要對該文的結果太認真,其一是以他的方法其實等於完全忽略了 hitting coach 與 pitching coach 的影響而由 manager 概括承受;其二則是 manager 在比賽中的調度也沒有考慮,也因此,Gassko 的結果可能是相當片面的。

至於 Joe Torre 在 Gassko 的計算下得到的分數是 -1.23 wins per 162-game,也就是說 Yankees 在 Torre 的執掌下每一季少了 1.23 wins。

Intriguing 的部份在這裡:Torre 的 -1.23 其實並不完全是負面,在打擊方面,Torre 的分數在所有至少帶兵一個球季的 managers 裡是 above-average 的;但投手方面的分數則硬是把他的總分給拉了下來,Gassko 本人則推論這個部份可能和 "Stottlemyre Effect" 有點關係 -- you know whom Gassko's talking about ...

顯然的,Rick Honeycutt 並不是什麼好料的 pitching coach,所以如果 Gassko 的結果可信,08 年的 Dodgers 將會 ... !?

※※※※※※※※

最近 "prince" Andre 被連續冷凍的事很讓人想破口大罵,個人很早就說過:Pierre 本季從 Ethier 或 Kemp 的手中拿走任何一個 PA 都是無謂的浪費,但有位可愛的小朋友和我提到:Pierre 在進入 5 月後的 OPS 超過 0.9,比 Ethier 和 Kemp 都好,所以 Torre 看準了這個時間起用 Pierre。

這種講法只要一句話就可以點破:Wilson Betemit 就算連續 3 ~ 5 場比賽擊出長打,A-Rod 還是會在 NY 的 3B 先發,不為什麼,只因為 A-Rod 是比 Betemit 好的球員。

同理,Ethier 和 Kemp 也是比 Pierre 好的球員,如果只因為 Pierre 最近多打了幾支不乾淨的 singles 就以近況為由而擋住 Ethier 或 Kemp,這就表示 Torre 在看人的方面有問題。Moreover,如果 Torre 真的這麼會抓近況,前幾年 Yankees 打進 playoff 時,他應該會罰 A-Rod 坐板凳 ...

挺 Torre 的朋友,請你們撇掉 Wang 和 Kuo 的情結,用心的看看真正的 Joe Torre!For good measure,Torre 到現階段為止,於 LA 所展現出的 "智慧" 比起 Jim Tracy 好不了太多。

Saturday, May 03, 2008

Suck Is Torre's Middle Name

這是 5 月 2 日 (美國時間) 在 Coors Field 的 3-game series 裡 Torre 所排出的 lineup card:

OrderNamePosition
1R. FurcalSS
2J. PierreLF
3M. KempRF
4J. Kent2B
5R. Martin3B
6J. Loney1B
7A. JonesCF
8G. BennettC
9B. PennyP

這場首戰對 Dodgers 來說比較嚴苛,他們剛從 Florida 跨了一個時區來到 Denver,兩地的氣溫差了約 50 度 F,加上沒有 Vin Scully 的 broadcast、Juan Pierre 先發,整個比賽的熱度對 Dodger Fan 而言不比 Coors Field 的氣溫高。只是看到 Martin 與 Bennett 兩位捕手同時在 lineup 裡倒挺有趣,這是 Martin 頭一回於 3B 先發。

我們來看看這個 lineup:

  • 撇去 Penny 不談,Dodgers 有極度低潮的 Andruw、出局機器 Pierre 以及只有手套沒有球棒的 Bennett,等於是一場 4 個打 7 個的 lineup 對決 (Troy Tulowitzki on DL),如果真要 "讓" 一場比賽,乾脆讓 Martin 休一場豈不更乾脆?

  • 將兩個捕手同一時間用上也等於是減低了對應突發狀況的彈性,且不論受傷的意外事件,如果關鍵時刻落在 Bennett 的頭上,究竟要不要用上 PH 將不容易決定。

所以 Torre 的 active roster 不但有給 "冗員" 的 spot,就連 lineup 都沒有 optimized。當然,看到 Martin 在 lineup 裡並不值得驚訝,prior to this game,Martin 在最近的 47 PAs 並上壘 30 次、超過 .600 的 OBP,除非是強制性的輪休,任何 manager 都很難不把他的名字填在 lineup card 裡,至於 management 認為將 Martin 放在 3B 是一種 "rest" 的邏輯,個人的評語是 either idiot or psycho, you name it ...

關於安排這樣的 lineup 的理由,個人猜想大概有兩個:

  • 原本守3B 的 Blake DeWitt 是左打者,首戰的 Rockies SP Jeff Francis 是左投手。Torre 想儘量用上他的右打者,不過個人也實在不認為 DeWitt 會打得比 Bennett 要差就是。

  • Torre 想要為 Bennett 爭取一些上場的時間,但又不希望 Martin 不在 lineup 裡。

但這個想法還是有些矛盾的!因為 Juan Pierre 並不是右打者,只是 Pierre 不僅先發,甚至還打 No.2,這回被擠掉的是 season OPS 比起 Pierre 近 150-point higher 的 Ethier。

也許有人認為 Torre 的安排是因為 Ethier 對左投手打得並不如 Pierre 來得好,Well,Ethier 的 career 對左投手 OPS 是 .723,Pierre 則是 .690,而最 intriguing 地方在於 "08 年" Ethier 對左投手的 OPS 是 .416 (31 PAs),Pierre 則是 .938 (17 PAs),所以我們大概曉得 Torre 究竟是怎麼看數字的。

Moreover, I just cannot believe Torre sets this ridiculous lineup for 2 consecutive games ...

※※※※※※※※

延伸一下 Pierre 的話題。

在 "Ancient" baseball 的觀念裡,速度似乎是 lead-off hitter 的必備條件,或許是因為一個 SB 可以簡單的把狀況從只是 runners on 轉移到 RISP,但在 "Modern" baseball 裡 -- 尤其是 MLB,這樣的觀念早已過時。

First of all,MLB 在 07 年的 RPG (Runs Per Game) 是 4.7 ~ 4.8,當 RPG 向上提昇的同時,baseball game 每場依舊只有 27 outs,也因此每一個 "out" 所要背負的 runs 也就越來越高,以現在 MLB 為例,remember the rule of thumb:假使一位 player 的 SB successful rate 是 "caught steal every 1 out of 4",以 RE (Runs Expectancy) 來說也只是 break even,對所屬的球隊其實沒有幫助。

Let's think about this for 2-more minutes:只要 runners on,RISP or no RISP,對即將上場的打者來說都是 RBI 的機會,而通常 No.3 & No.4 (add No.5 perhaps ...) 是隊上的 best hitters,顯然的,我們不該去 "ruin" 這些打者的 RBI chances。

Which translates:

  • 不要隨便讓 No.1 & No.2 hitters 做 SB,尤其多數 MLB 的 No.3 ~ No.5 hitters -- or best hitters -- 並不在乎 RISP or no RISP,同時 No.1 or No.2 的 CS 所損失的是 No.3 or No.4 的 RBI chances,這和 No.6 or No.8 的 CS 有很大的差別。

  • 不要任意執行 hit & run (or run & hit whatsoever) 在 best hitters 頭上,那會影響他們的 stroke 與 count,除非你認為每個打者在任何 count 下的表現會一致。

Which implies 'SPEED' is not a good reason for you to put Juan Pierre in your No.1 or No.2 spots, not even close. Let alone Pierre is an out-producing machine.

但如果 Dodgers 真的有不可抗拒的理由必須讓 Pierre 上場 (for example, 找 Pierre 的 agent 對球團施壓 or some other absurd things whatsoever ...),最合適的 spot -- 以 NL 來說 -- 就是 No.8。

首先,Pierre 的上壘能力一向都有問題 (在一季超過 750 PAs 裡打出 200+ hits 實在也沒什麼了不起),但他再如何爛,比起 NL 的投手們還是要好一點。在 NL 的比賽裡,No.8 hitters 有時候會拿到一些意外的 free pass,都是因為下一位打者是投手的緣故,換句話說,Pierre 如果打 No.8,對他的 OBP 會有某種程度的幫助。

其次,如果 Pierre 能維持他的 SB rate,打 No.8 的他一旦上壘並偷上 2B,對接下來的投手將是一個完全的機會執行觸擊推進並將打者送上 3B,對 RE 熟悉的朋友應該曉得:Bunt a runner to 3rd 是 sac. bunt 較 "可能" 對 RE 不出赤字的 case

最後,Pierre 還是一個很好的 hit-and-run 執行人選,這不單單因為他是一個 contact hitter,同時還因為 Pierre 根本沒有所謂的 power stroke 值得期待,也就是說 hit-and-run 應該用我們 "最差的打者" + "後段班打線" 來執行,那麼 Pierre batting No.8 就完全符合這個條件。

雖然個人對 batting order 的重要性抱持較保守的態度,但 Pierre 絕對沒有理由在球隊裡佔下一個可能拿到次多 PAs 的 batting spots,如果 Joe Torre 的自律神經失調而無法阻止自己將 Pierre 的名字填進 lineup card,也請讓他 bats No.8,這會是降低對 Dodgers 傷害的好方法。

※※※※ Update May 4, 20:32 ※※※※

查詢 Andy LaRoche 的 rehab assignment 進度時,卻在官網的 transaction 裡發現這一道:

5/3/08
Reinstated 3B Andy LaRoche from the disabled list and optioned him to Triple-A Las Vegas.

依個人在 transaction 面的知識,坦白講是完全看不懂這個 move 的用意何在,我說一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有錯誤請給個人指正:

首先必須明白的是 Andy 被 optioned 將會讓他在 10 天以內不得被 recalled,這是遊戲規則的問題。換句話說在 5 月 14 日前,Andy 是回不了 LA 的 -- 除非有什麼 "突發狀況" -- 像是 4 月 26 日 Nomar 下 DL、隨即就可以讓 24 日才 optioned 的 DeWitt 回到 active roster,而如果當時 management 的決定是 Nomar day-to-day,DeWitt 仍然會被 "10 天不得 recalled" 的限制綁住。

也就是說 Dodger Fans 在 5 月 14 日前還是很有可能看到 Torre 先發 Bennett 然後讓 Martin 站 3B,卻把他們最好的 3B prospect 放在 Vegas 納涼的無厘頭調度。

此外,Andy 的 rehab assignment 是在 4 月 23 日 (美國時間) 開始的,以一個待在 disabled list 的 "野手" 來說,rehab assignment 最多可以到 20 天。那麼除非 Dodgers 的 minor 用的是外星曆 -- 一天只有 12 個小時,Andy 在 5 月 3 日前根本就沒有把 20 天 rehab assignment 用完的機會,那麼為什麼有必要將 Andy 從 DL 裡 reinstated?

當然,如果 Andy 真的把 20 天的 rehab assignment 用完才被 called up,情況和現在被 optioned 到 Vegas、10 天後才被 called up 其實差不了多少,但別忘了在 08 年是 Andy 最後一個 option year,如果 Andy 在 minor 待超過 20 天,09 年他就會 out of option,而這回的 optioned 至少要用掉這 20 天的一半,因此在相較之下,讓 Andy 以 rehab 的名義於 minor 出賽,對 Andy 本人和 Dodgers 來說都沒有什麼損失才是。

總而言之,個人找不到做出這個 transaction move 的任何理由。

Friday, April 25, 2008

Mysterious Chad

個人在年初進行 這本書 的寫作時曾經把 Chad Billingsley -- or CBill -- 列為 08 年 Dodgers 的重點觀察投手 (打者則是 Rafael Furcal),但截至 4 月 24 日為止,CBill 交出了 ERA 6.53、0W4L 的成績,看起來個人的推測完全不對頭。

不過如果更進一步的看 CBill 的各項 stats,我們發現他在 20.2 IPs 裡交出了 32K 與 13BB,HR 也只 surrendered 2 發,如果單算 FIP,CBill 是相當不錯的 3.54,和帳面上的成績整整差了 3 分,會造成這種結果,和 Dodgers 只給了 CBill .551 的 DEF_EFF (Defense Efficiency) 脫不了太大的關係。

DEF_EFF 可以簡單的解釋為 "當球被 put into play 時,有多少比例會轉換為 outs" 的指標,事實上在 BP 的系統裡,投手的 BABIP 就被定義為 (1 - DEF_EFF),也就是說 BP 的 BABIP 包含了 ROE (Reach on Error) 的成分,在個人看來,這是合理的設定!畢竟在 MLB,球被 put into play 後會被記為 "Error" 的比率小於 3%,一個幾乎可以忽略的數字。

換句話說,CBill 的投球只要被打出去,有將近 50% 的比例會造成安全上壘,這可以從他 04/24 對上 D'Backs 的比賽主投 6 局、交出 12K、2BB 與 1HR 卻狂丟 5 分一事看得出來:他身後的 7 位野手幾乎可以當成多餘的存在。

事實上 Dodgers 08 年的 rotation 是值得期待的,但似乎某幾位仁兄在季初受到了 BABIP 的 "降頭",以下是 Dodgers 目前主投 15+ IPs 的投手的 DEF_EFF (4 月 24 日為止):

NameIPFIPERADEF_EFF
E. Loaiza16.74.344.32.774
H. Kuroda24.74.502.92.726
D. Lowe29.33.342.45.700
H.C. Kuo15.03.533.60.667
B. Penny30.32.872.67.653
C. Billingsley20.73.546.53.551

毫無疑問,CBill 的 DEF_EFF 簡直就是個謎;Penny 則也有回昇的空間;至於 Kuo 在短暫的 MLB 賽事裡事實上一直都有把持不住 BABIP 的毛病;而最有趣的是 Kuroda 與 CBill 在 ERA/FIP 的項目形成的強烈對比。

回到 CBill 的話題,他現在頂著近 .450 的 BABIP,要說這不會 regress 倒也不容易,事實上從 CBill 的 resume 裡,他的 BABIP 大約維持在 league average (.29x) 的水平,考慮 Dodgers 破爛的守備陣容,合理推估 CBill 的 BABIP 在 .320 ~ .330 附近,也就是說 CBill 目前的 BABIP 大概可以向下 regress 至少 120 ~ 130 points 左右。

我們可以從更具體的角度來看 "regress 120 ~ 130 points" 的 BABIP 該如何 translate?在這裡個人使用一個不很牢靠,但也不會太離譜的方法來玩玩。

首先從 CBill 的 career stats 開始:CBill 在 06 與 07 年一共被擊出 223 支安打,其中有 158 支 singles、39 支 doubles、4 支 triples 以及 22 支 HRs,以比例來看就是:

1B2B3BHR
71%17%2%10%

假設在這個 season 還有 600 位打者會從 CBill 手中把球 put into play,同時 BABIP 下修 120 points,這也就是說在這 600 個 put ball into play 的 ABs 裡,會少掉 72 支安打,而這 72 支安打裡是 single 的大約有 51.12 (72 * 71%) 支,以此類推,double 有 12.24 支、triple 有 1.44 支,剩下的 7.2 支則是 HR,那麼單就 SLG 來看:

(51.12 + 2 * 12.24 + 3 * 1.44 + 4 * 7.2) / 600 ~ .181

也就是 181 points 的 SLG regressed,相當於讓 Albert Pujols 變成 Orlando Hudson!

而如果您眼睛夠尖,應該不難發現個人所使用的方法其實有 Marcel 那種 regress toward the mean 的味道在內,由於一位 MLB 的投手大約需要 600+ IPs 的累積才能讓他的 stuff 較忠實的由數字來反映,因此嚴格說來,現在的 CBill 並不很適合這樣的 approach。但無論如何,個人想表達的是透過這些簡單的算術來表達 CBill 現階段的 "降頭" 有多嚴重;而一旦他的數字開始 regress,又會如何的 "功力大增"。

而現在 Dodger fans 該擔心的是:如果在 Joe Torre 的耐心用完前 CBill 的 "luck" 還回不來,那可就不太妙了。

※※※※※※※※

近兩天對上 D'Backs 的比賽讓我對一件事想了很久:一位 manager 要如何在一場 8:3 贏球的賽事裡用上 5 個投手?不過 Joe Torre 就有這個本事,事情則發生在 4 月 23 日。

即便是先發的 Derek Lowe 在投滿 5 局後退場,Dodgers 仍然以 6:1 領先,差距不可謂不小,這個時候就用 Park 這種 mop-up 投到底也就可以了!結果 Joe Beimel 卻還上場做了一回幾乎像是 LOOGY 的事!?箇中道理,還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這是個值得觀察的環節:Joe Torre 對於 bullpen 的調度一直給個人一種 over-managed、過多的 interfere 的感覺,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樣才讓 Scott Proctor 曾經有過單季出賽 117 場 100+ 局的紀錄?不過這也難怪 management 在 24 日這天把 DeWitt 送回 minor,由 RP 的 Cory Wade 補上 -- 以 Torre 對牛棚的調度,會造成牛棚人手不足根本只是時間問題。

如此一來,Dodgers 再度回到 12 名投手的編制,這對於 roster spot 其實已經有某種程度的浪費,不過如果您曉得 Brewers 在他們的 active roster 裡塞了 14 名投手 (如此一來,可能有助於 Ned Yost 延後 Brewers' bullpen 崩盤的時間),那麼對於 Dodgers 的情況,或許也稍微可以寬心點吧?

※※※※※※※※

提到 Scott Proctor,如果我們分析 Dodgers 是如何把他弄到手的話,可以向上 retro 到 06 年:

  • Dodgers 用 Edwin Jackson (SP) + Chuck Tiffany (SP) 向 Rays 換來了 Danys Baez (RP) 與 Lance Carter (RP)。

  • Lance Carter 被 outright 後,Danys Baez + Willy Aybar (SS、3B) + undisclosed cash 向 Braves 換來了 Wilson Betemit (SS、3B)

  • Wilson Betemit 向 Yankees 換來了 Scott Proctor

所以 Dodgers 等於是用兩位年輕的 SP prospects -- Edwin Jackson & Chuck Tiffany -- 換回了手臂已經快要投到飛出去的 Scott Proctor。

How brilliant, Ned ...

Friday, April 18, 2008

Online WPAB

THT 的 Dave Studeman 在 04/17 的 Ten things I didn’t know last week 裡發表了一個新的玩具:

  • Win Probability Above Bench

  • 簡稱 WPAB。

    原則上這是 WPA (Win Probability Added) 的延伸,由於 WPA 的意義是 WAA (Wins Above Average),WPAB 則是把 WPA 的 baseline -- 也就是 league average -- 變成讓使用者可以自行設定的東西,換句話說,可以藉由這個新玩具計算 Wins Above "Replacement Level"。

    話說回來,個人對於 replacement level 的興趣其實有點缺,畢竟無論 replacement level 如何訂都不會比直接 apply league average 為 baseline 來得直覺,不過在 WPAB 剛 "上市" 的 early stage 裡,我們不妨先來看看它的內涵。

    Studeman 的對 WPAB 的 inspiration 如下:

    WPA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player's Win Advances and Loss Advances in each game. By subtracting one from the other, WPA compares a player's contribution to an average (.500) player.

    Well, what if you want to compare a player to another level, such as a .350 player, or .400?

    也許很多朋友的第一個問題會是:什麼叫做 "a .350 player"?這裡的 ".350" 代表什麼意思?是 OBP?還是 EQA?亦或是 wOBA?

    事實上這個 ".350" 在 07 年球季時個人曾經在幾篇討論 BP baseline 的文章裡做過一些介紹 (這裡這裡),如果你沒有看過,我們趁這個機會做個說明:以打者而言,它所代表的是 Offensive Winning Percentage,或簡稱 OW%,它的計算方式如下:

    • 計算某位特定打者的 Runs Created per 27 outs,or "RC27"。

    • 計算 league average 的 RC27,say "lgRC27"。

    • Claim: X = ( RC27 / lgRC27 )

    • OW% = (X^2) / ( 1 + X^2 )

    不難發現最後的 "X^2 / ( 1 + X^2 )" 正是 power = 2 的 Pythagorean Formula。那麼如果我們利用 Keith Woolner 在架構 VORP 時所 apply 的 ".380 OW%" baseline 來計算,一季的勝場數是:

    162 * .380 = 61.56 (wins)

    怎麼解釋 61.56 wins?這指的是一支由 Keith Woolner 的 replacement level 打者league average 的投手 所組成的球隊一季可以得到的理論勝場數,如果您長時間有 trace 這個 Blog,"61.56 wins" 應當不陌生,因為 07 年 offseason 個人做 model reality 的討論時曾經出現過。

    我們還可以計算 Woolner 的 replacement level 打者的 RC 與 league average 的比較:

    X^2 / ( 1 + X^2 ) = .380
    X = 0.783

    所以 Woolner 的 replacement level 打者的 RC (Runs Created) 是 league average 的 78.3%

    那麼投手呢?前面已經提過:OW% 是 Pythagorean Formula 的延伸,如果想知道 .380 的投手的 RA 與 league average 的比較,我們就對下面這個式子求解:

    1 / (1 + X^2 ) = .380
    X = 1.27

    因此 .380 投手的 RA 是 league average 的 127%!接下來我們進一步看 Woolner 的 "replacement level team" 一季的 WPCT -- applied by Pythagorean Formula with power = 2:

    (0.783)^2 / ( 0.783^2 + 1.27^2 ) = 0.273
    162 * 0.273 = 44.22 (wins)

    此即為 VORP 實質 baseline 為 44-win per season 的球隊的由來。而花時間解釋這個部份的目的無非是讓想玩的朋友有個可以 reference 的點,換句話說,我們將使用 WPAB 來與 VORP 做比對。

    我們以 07 年 Dodgers 的 Andre Ethier 為例,首先查到 Ethier 在 07 年的 VORP 是 13.8。接下來我們 refer to Ethier 在 Fan Graphs 的 stats,然後打開 Studeman 所提供的 新玩具

    • Win Advances 的欄位填上 9.29 (Ethier 於 07 年的 WPA+)。

    • Loss Advances 的欄位填上 8.96 (Ethier 07 年的 WPA-),注意在這裡不要加上 "負號"!

    • Target Replacement Level 的欄位填上 0.38 -- 因為先前提到 VORP 的 baseline 就是 0.38 的 OW%。

    Submit 之後,我們得到 Ethier 在 07 年的 WPAB 是 1.1,如果從 10-run equals 1-win 的角度,11 的 Runs Above Bench 與 13.8 的 VORP 並沒有差很多,right?

    這裡必須再說明一件事:選擇 Ethier 為例子純粹是因為他在 07 年的 clutch (refer to fan graphs) 只有 0.09,幾乎是 neutral、沒有受到 situation 與 context 太多影響的結果,加上 VORP 本身也沒有考慮 situation 與 context,這才能將 WPAB 與 VORP 做一個對照,如果我們找一位 clutch 距離 "0" 較遠的球員,相信兩者的結果是會差很多的!我想未來還有機會對 Fan Graphs 所定義的 clutch 做深究,這裡就先點到為止。

    Have fun!

    Saturday, April 12, 2008

    Season's Young, but...

    08 年的 Dodgers 在首週連下兩個 series (面對 Giants & Padres),之後立刻在 Chase Field 遭到 D'Backs 的 swept,雖然說球季連 1/10 都還不到,但是從 transaction 與 lineup 的安排上,個人對於 Joe Torre 的評價也正在一點一滴的往下掉。

    ◎ Offensive Slump

    先看看 Dodgers 在前 9 場比賽裡打擊 (BWPA)、先發投手 (SWPA) 與後援投手 (RWPA) 的情況,我順便把 3 個項目的 BRAA 也都帶上,其中的差別在於 situational 與 context:

    BWPA

    B_BRAA

    SWPA

    S_BRAA

    RWPA

    R_BRAA

    -0.96

    -10.39

    -0.26

    0.76

    0.75

    5.51


    以 10-run equals 1-win 的角度來看,Dodgers 之所以在前 9 場比賽打出 4W5L 的原因在於 bullpen 的 "clutchness",先發投手與打擊群受到 context 的影響頗有限,但不得不提的一點是在前 9 場比賽裡,所有的 RPs 已經累積了 27 場的出賽數 -- 平均每場比賽要上 3 個人次,且不論 Torre 是不是比較愛操 bullpen 或者是 over-managed,打擊群與先發投手沒能提供適切的支援恐怕也必須考慮,這一點需要持續的觀察。

    然而在 Dodgers 目前的打擊群裡究竟誰是元兇?以 BWPA 來看,Andruw 以 -0.58 拔得頭籌,至於有必要做上半身移植的 Juan "garbage" Pierre 則以 -0.49 緊追在後,只是別忘了:Andruw 的 PA 幾乎是 Pierre 的兩倍 (34:18),全 MLB 恐怕也只有 Pierre 這種 a*s-hole 能在短短 18 個 PA 裡就耗掉 Dodgers 0.5-win abouve average (相當於 1GB),真是不可思議....



    ◎ Joe did not hit the right button!

    坦白說,Joe Torre 在 opening day 時 dump Pierre 的做法讓個人驚訝,甚至是驚豔!至少單就 "Pierre 原本擁有 MLB 現役球員累積最多連續出場次數的頭銜 (somewhere around 434 games, I guess...)","而 Joe 在開幕戰時卻連代打或代跑 Pierre 都沒有" 一事看來,確實是很讓人過癮的!只是 Joe 此舉究竟是示威?亦或是老眼昏花加上 dugout 燈光不佳,讓 Joe 以為那是一件背號 "9" 的球衣晾在椅子上....這就不得而知了。

    無論如何,Joe 在 opening day 捨 Pierre 就 Ethier 的真正理由雖然我們不清楚,但我們希望這個理由要 "夠充分"!如果只是因為 Ethier 比 Pierre 有個較好 spring training那麼 Joe 的腦袋是有問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Ethier is way too much better than Pierre, So does Matt Kemp!

    顯然 Joe 在 Dodgers 的外野問題、或者說 "識人之明" 上 -- 至少現階段 -- 他的答案是錯的!



    ◎ Deja Vu?

    話說回來,原本以為會 "無事可做" 的 Ethier 似乎得到了 Joe 的信任而成為 regular,但卻使得 Matt Kemp 溫了不少場的板凳!

    Joe 在 08 年的第 2 場比賽就把 Kemp 從 starting lineup 中扯了下來,當時官網的 Ken Gurnick 說 Joe 是考慮到 Pierre 在對上 Giants 的 SP Matt Cain 時擁有比 Matt Kemp 好的 split stats。Well,Ken 所給的數字對不對個人也懶得去查証,因為 head-to-head 的 split stat -- 基於 small sample size -- 是完全沒有意義的!不過對於絕大多數 old school 的 managers 來說,split stats 卻是讓他們深信不疑的東西,這一點新生代的 fans 還必須多多忍耐!

    也因此,個人對於 Joe 在面對 Matt Cain 時以 "head-to-head split stats 較好的 Pierre" 先發沒有太多的意見。

    但接下來在 Petco Park 對上 Jake Peavy、Chase Field 對上 Dan Harren,甚至連 04/11 於自家再度面對 Peavy,Joe 也都讓 Kemp 坐了板凳,理由則是:Joe 認為 Kemp 正在 slumping,讓他面對較強悍的投手可能有損他的信心。

    Joe 這個理由讓個人覺得似曾相識,所以我把某個 famous quote 給找出來給大家看看:

    What I wonder is, if you give him too much left-handed pitching, do you mess up what he's doing against right-handed pitching?

    這是 ex-manager Jim 'Dumbo' Tracy 對 Hee-Seop Choi 的形容,當時他以此為由不讓 Choi 做 regular,甚至以 OPS capability 不到 0.700 的 Jason Phillips 去 override 1B 的位置,進而導演了 Dodgers 在 05 年的大災難。相較之下,Joe 現在對於 Kemp 的處置藉口就很像是 Tracy 在 05 年之於 Choi 的翻版,如果大家都認定 Tracy 是笨蛋,那 Joe 在球員運用這個層面上也高明不了多少。

    Dodgers 有很好的理由需要 Kemp,以 07 年來說,Dodgers 的 OFs 一整季只提供了 35 發 HRs 的輸出,在整個 NL 排名第 15,因此雖然 Kemp 有 plate discipline 的問題,卻是一個可以期待的 power 來源,要求 Kemp 一年貢獻 15 ~ 20 發或許不算太奢求,但這個數字對於 career 僅僅 12 發 HRs 的 Pierre 來說和要他的命是一樣的!Moreover,Kemp 所背負的是 Dodgers 的未來,Pierre 最容易達成的任務卻是如何致 Dodgers 於死地。

    Kemp 的確需要一些時間再 develop,即使他處於 slumping 的狀態,也該給他機會去學著克服,而不是拿 Pierre 來濫竽充數!Joe 真的必須要瞭解到 Dodgers 不是 Yankees,不是那種把 A-Rod 放在第 8 棒都可以打進 playoff 的球隊,能犯錯的 margin 很小,如果繼續執迷不悟,08 年對 Dodgers 來說依舊是前途無亮的一年。



    ◎ The intriguing part of Andruw's status quo

    Dodger Stadium 的 Dodger Fans 向來是相當溫和的一群,除了 Barry Bonds 和 umpires,很少可以聽到他們集體對著別隊的球員 "Boo ~",對於自己的球員更是不太可能,不過 Andruw 就有這個本事 -- 才不過披上 Dodgers 的 uniform 不滿兩星期,現在的他只要一出局,就可以兌換全場的噓聲一次。這也難怪,前面已經提到 Andruw 目前 "扯後腿" 的程度在 Dodgers 的野手群裡拔得頭籌,更不用提現階段不滿 .340 的 "OPS" -- 比 Blake DeWitt 的 "OBP" (.385) 還糟。除此之外,Andruw 目前的 11 次 SO 也是全隊最多,這些都是很容易讓大家不喜歡他的地方。Vin Scully 爺爺更是說 Andruw "swings at almost everything"。

    我們來看件有趣的事:到 4 月 11 為止單一打席平均用掉對方投手球數最多 (P/PA) 的 Dodger。

    在 P/PA 這項 category 裡,現階段 Dodgers 的狀元是 Russell Martin 的 4.67 -- 看起來像是為什麼 .15x 的 AVG 還能維持超過 .300 OBP 的原因;榜眼則是 Rafael Furcal 的 4.63 -- 毫無疑問,健康的 Furcal 基本上就是 NL 最好的 SS;至於探花...這個答案可能會 bring down the house -- Andruw Jones 的 4.45

    要說的是,這些結果都因為球季才剛開始不久所以參考價值很低,但提到與投手纏鬥,Andruw 實在不像是這種 type 的球員。


    ◎ The story RBI tells me ...

    我們持續 Andruw 的話題。

    由於 Andruw 有一個很糟的 07 年,使得他在 offseason 所簽下的合約並不如預期來得長。或許 05、06 年 -- 分別交出 51、41 發 HRs -- 是 Andruw 的 "career years",然而事實是否真的是這樣?Andruw 究竟是不是一個稱職的中心打者?在這裡,個人不拿 Andruw 的 OBP 做文章,也不看 EQA、不看 OPS_Win,我們來看看 RBI -- 這個大家都再熟悉不過的東西。

    我們曉得球員 RBI 的多寡和他被安插在 lineup 裡的 spot 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來說,No.3 與 No.4 都是球隊最主要進帳分數的來源,同時基於 No.3 與 No.4 都是所謂的 "power slots",No.3 與 No.4 的 "RISP" (Runners In Scoring Position) 不應該只考慮 runners 在 2B 或 3B 的情況,而是只要 runners on,對 No.3 或 No.4 來說就可以算是 RISP。

    在 Braves 的時代,Andruw 幾乎長時間的擔任 No.4 的位置,以 05 年來說,他一共打出 128 RBIs,扣除 51 發 HRs,這等於是有 77 位 ROB (Runners On Base) 被 Andruw 打回來,然而 Andruw 在 05 年整季的打席裡,壘上一共出現過 503 位 ROB。換句話說,Andruw 在 05 年把 15.3% (77/503) 的 runners 轉換為 runs。這個比例在 05 年 NL 所有滿 400 PAs 的打者裡排在第 39 名。

    我們給一個 reference point:Jeff Kent 在 05 年打進了 76 位 ROB -- 僅僅比 Andruw 少了 1 位,但 Kent 只有 435 ROB,換句話說,Kent 將 17.4% (76/435) 的 runners 轉換為 runs,在 05 年 NL 所有滿 400 PAs 的打者裡排名第 8

    想一想 NL 一共有幾隊?一隊又有幾位打者可以拿到這麼多的 ROB chances?Andruw 的表現 -- 即便有 51 發 HRs 的光環,算是個稱職的 clean-up hitter 嗎?

    如果我們繼續看 06 年,Andruw 的 129 RBIs 裡扣除 41 發 HRs 等於是 88 runners 被轉換為 runs,而整季下來他一共有 503 次 ROB,轉換率是 17.5%;相較於 06 年被 LA local media 詬病在 ROB 時 approach 不佳的 J.D. Drew 也在 437 個 chances 裡順利轉換了 80 runs,18.3% 的轉換率仍然比 Andruw 為佳。

    我不曉得這裡的 "轉換率" 是不是一個有預測能力的數字?至少這足以讓我們對 Andruw 擔任 cleanup hitter 的能力產生合理的懷疑,搞不好他只是 OF 版的 Adrian Beltre!?

    果真如此,對於一個有 power 又過於積極出棒的 Andruw,個人以為:不妨把 Andruw 放在 No.2 試個幾場,多給他一些壓力較小的打擊機會,也許有助於 Andruw 發揮應有的水準也說不定。

    Sunday, March 30, 2008

    Why I Hate Tommy Lasorda

    在標題的部份,個人原想用 "piss on" 的字眼,後來覺得太激烈了一點,所以改用 "hate"。無論如何,個人不喜歡 Tommy Lasorda 卻是很明確的事實。

    在 1977 ~ 1996 年 -- Lasorda 執兵符的近 20 年間,Dodgers 一共 7 度闖進 playoff;2 度拿下 WS Title;背號 "2" 的球衣已經高掛在 Dodger Stadium,這些輝煌的功績 -- 事實上這稱不稱得上輝煌都還很難說 -- 似乎很能為 "當時的" Dodger Fans 所接受。話說回來,我相信這個 Blog 的訪客絕大多數都比個人年輕,即便如此,這段歷史對 "較年老的個人" 來說還是有些久遠,就算是 Lasorda 交棒給 Bill Russell 的 96 年,個人對 Dodgers 的認知也十分有限。或許可以這麼說:個人無從得知 Lasorda 究竟好在哪裡,但個人很願意告訴大家他有多麼不好。

    這故事要從 04 年說起,當時的 Lasorda 已經是 Dodgers 的 special adviser。

    出身 Boston 的房地產大亨 McCourt 家族買下 Dodgers 之後,大老闆 Frank McCourt 雇用了 Paul DePodesta 做為 GM,Dan Evans 的時代也就走入了歷史。當時一提到 DePo 大概很難讓人不聯想到 Moneyball。這麼說吧:如果 Moneyball 一書讓大家開始注意到 sabermetrics 的重要性,稱 DePo 為 Moneyball 裡 sabermetrics 的 iconography 也不為過。欲知 DePo 整治 04 年 Dodgers 的詳情,請參考 BBTN 這本書的 8.1 節、Steven Goldman 所著的 "Can a Team Have Too Much Pitching?" 一文。

    我們沒有理由去懷疑一顆 Harvard 出品的頭腦,但 DePo 的行徑卻免不了給人過於前衛的疑慮。首先讓 DePo 在 LA 成為 local media 公敵的導火線是 04 年 731 前 Paul LoDuca 與 G. Mota 的離隊 (換回 Hee Seop Choi 與 Brad Penny),事發當時,Dodgers 以 10+ 的 GB 於 NL West 居領先地位,世論對此事的認知多半僅止於:為什麼一支遙遙領先的球隊會在 mid-season 進行 reconstruction?

    對於 "當時" 幾乎篤定打入 04 年 playoff 的 Dodgers 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是一位能在 playoff 獨當一面的投手,以 Odalis Perez、Jeff Weaver、Kaz. Ishii 與 Jose Lima 所組成的 rotation 看起來不具備這樣的 capability,DePo 在這個點上選擇了 03 年在 WS 裡修理 Yankees 的 Brad Penny (另一說則是此舉為一筆三方交易的前奏,DePo 想要在 731 時拿下 Randy Johnson,Penny 並不是 primary target,只是最終沒能談成),同時由於 LoDuca 年事漸高、又有 2nd-half collapse 的毛病 (更重要的一點恐怕是 DePo 不喜歡 swing at everything 的 LoDuca),DePo 因此提前展開 "路障清除" 的工作。

    計劃性的清除路障,必然要準備接班人做為配套措施,這一點從 DePo 於 04 年 offseason 以 Shawn Green 外加 10M 的 cash 從一筆變相的 3 方交易中換回 catcher prospect Dioner Navarro 得到証實。無論如何,DePo 所交易掉的兩位球員裡,其一是 Eric Gagne 的 table setter,另一位則 "曾經" 是 LA 的 heart and soul,他沒能得到 LA 的諒解其實並不值得意外。

    然而 DePo 並沒有因為雜音而停止 "前衛",在同年的 offseason 裡,DePo 放掉了全壘打王 Adrian Beltre、LA beloved Shawn Green、打出 division title-clinched walk-off homer 的 Steve Finley、10 年來唯一在 playoff 拿下勝投的 Jose Lima 以及 non-tendered 了 Alex Cora,一連串的動作讓 LA 在 05 年開幕戰的先發陣容只剩下一位 04 年的班底 -- Cesar Izturis,取而代之的是 J.D. Drew、Jeff Kent 以及 Jose Valentin 等人。

    雖然我們可以查得到上述這些被 DePo 所捨棄的球員在 05 年 (甚至以後) 其實都沒有什麼太好的表現,甚至有幾位已經走入歷史的山洞,但 local media 秉持著黑白不分的態度,以 "dismantle a winning team" 為由追殺 DePo。總的說來,如果不是 Jim Tracy 頑固的重用一些像 Mike Edward、Oscar Robles、Jason Phillips、Jason Grabowski ... 等等不入流的垃圾,即便 05 年有超過 1100 天的 DL 登錄,也不至於讓 Dodgers 只拿下區區 71 勝,創下從 Brooklyn 搬到西海岸以來近 50 年間第二糟的 season record。

    BTW,第一糟的 season record 是 92 年的 63-99,至於那時的 manager 是誰?請從本文的標題裡尋找。

    In a nutshell:過了 05 年的 mid-season 後,隨著 Dodgers 的戰績滑落,DePo 就泡在來自於四面八方、批評他在球員交易方面的過失的口水之中。而如果球隊的 GM 被長時間砲轟,身為老闆的 Frank McCourt 當然也不會太好過。

    McCourt 一度想讓他的家族進駐整個 Dodgers 的管理系統,也許是有鑑於 O'Malley 家族的前例,local media 好心的替 fans 婉拒了 McCourt 大部份的 "好意",這件事可以說是 local media 對 McCourt 產生非議的開始。此外 McCourt 在買下 Dodgers 時,曾經承諾每個球季都要支付 100M 的 total payroll 來維持 Dodgers 的 competency,然而從雇用 DePo 為 GM 後,Dodgers 的 total payroll 從 03 年的 105M 掉到 04 年的 92M,05 年更是只剩下 83M。很明顯的,在 McCourt 買下 Dodgers 的前兩年裡,他的 100M total payroll 的支票沒有兌現,local media 因此為 McCourt 家族起了個 "尖叫的小氣鬼" (screaming meanie) 的外號。不過究竟是 DePo 在替 McCourt 省錢?或是 McCourt 不願意給錢?亦或是 McCourt 願意給但 DePo 找不到好球員所以不想花?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無從得知了。

    更妙的是到了 05 年的季末,ex-manager Jim Tracy 跳出來抱怨他手中的可用之兵太少,當時與 LA 尚有一年合約的 Tracy 表示有能力帶領 Dodgers 度過重建並讓新手接班,但一年的時間不夠,因此向 management 要求 contract extension,"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的意味頗濃。

    表面上 DePo 雖然表示 Tracy 會得到他的全力支持,但由於 Tracy 不肯用 DePo 的人、處處和 DePo 頂著幹,兩個人事實上早已經貌合神離!在這種情況下,只有權力才能決定惡鬥雙方的 "勝負"。粗略的說,GM 這個位子大概除了不能火掉老闆,其它每一個人都動得了!所以 05 年的 regular season 結束沒多久,DePo 就請 Tracy 去另謀高就了。

    這裡必須再額外補充說明:當 Jim Tracy 被 DePo 給火掉的時候,個人看到在台灣很多的 forum 上都有 CCF (陳金鋒) 的支持者大呼過癮,其實這是沒有道理的!這是因為 Tracy 離開 LA 後沒多久,當時 Bucs 的 GM Dave Littlefield 就把他請去當海盜船船長,而且年薪給得比 LA 還優渥,所以離開 LA 對 Tracy 本人來說是沒有什麼損失的。

    Tracy 去職後,DePo 的首要工作就是找一個新的 manager,外傳他心中理想的 manager candidtae 是當時還在 Dodger Organization、對 minor system 的 development 有一定程度認知的的 Terry Collins (現任 NPB Orix Buffaloes 監督),從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看出 DePo 所規劃的路線,農場裡 prospects 的全面接手應該就是他想做的下一步了!但 DePo 還沒來得及正式做出決定,就在 Tracy 離開後不到 3 個星期,大老闆 Frank McCourt 出手把這位當初簽了 5-year 長約的 GM 給火了。

    寫到這裡,也許有些朋友已經開始不耐煩了:為什麼 Lasorda 到現在都還沒有出現?"前情提要" 會不會太過冗長?Well,個人感謝您的耐心,尤其是對 Dodgers 不甚瞭解的朋友,也許我塞了太多您所不熟悉的名字,所以我們做個小結,前面的敘述一致上可歸納出幾個重點:

    • Jim Tracy 是個自視過高的笨蛋。

    • DePo 的所做所為不但沒有錯,而且是有計劃性、配合 Logan White 的 "農產品" 將 Dodgers 帶上正軌。

    • Frank McCourt 懼怕 local media 的力量又缺乏自己的定見。

    那麼 Tommy Lasorda 在這一連串的事件裡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我們先從個人對他的人格觀察談起。

    基本上 Lasorda 絕不是也不會是一個低調行事的人,在他不執掌兵符的日子,每逢訪問都可以感覺到他 "非常樂於" 和所有的聽眾或觀眾分享他的 "帶隊經驗",簡單的說,他到任何地方都想做老大!

    相信大家都曉得:MLB 的比賽裡在 bottom 7th 開始前有著和全場球迷一同合唱 "Take Me Out to the Ballgame" 的傳統,這支 popular 的棒球歌裡有句歌詞是 "Let me root for the home team",通常在 "home team" 的部份會被改成主場球隊的隊名,不過只要 Lasorda 上了主播台,即便 Dodgers 是客隊,這裡的 "home team" -- 如果是由 Lasorda 來做帶動唱的話 -- 就會變成 Dodgers。當然,以 Lasorda 的聲望,主隊的 fans 或 commentators 對此多半只是一笑帶過,會不會訐在心裡則沒有人知道,但這件小事多少看出 Lasorda 的 "大頭症"。

    總而言之,Lasorda 的行事一直帶著 "倚老賣老" 的味道,某種程度上,他和 NPB 的 野村克也 可以相提並論,但不同點在於 野村 留下了傲人的生涯成績,這是 Lasorda 的 resume 上所沒有的!Lasorda 短暫的職業生涯和另一位 Dodger HOFer Sandy Koufax 還可以扯上一點關係,這個未來有機會我們可以再聊。

    回到 05 年的後半,Jose Valentin、J.D. Drew 與 Milton Bradley 因傷相繼脫隊後,戰績就使終不見好轉,在那段時間裡,Lasorda 於螢光幕或平面媒體上的曝光率卻是直線上昇,他的談話內容大概圍繞著兩個重點:其一是他在 manager 的時代是如何帶領球隊的新人;其二是 Dodgers 在他帶領的時代裡,25 個 active 的球員裡有多少是由自家農場裡培養出來的。這些談話多半有對著 DePo 做指控的味道。

    不擅應對的 DePo 從未對 Lasorda 的 comment 做回應,事實上他也無法回應。這是因為 05 年 Dodgers 的農場雖然可謂 full of talent,卻拿不出完成品!而 DePo 除了在 J.D. Drew 身上押了大量的寶,其餘的位置所簽下的 FA 時間都不長,明顯的是 stop-gap 的功能,DePo 從未放棄 Logan White 的子弟兵,只是時機尚未成熟。

    到了 05 年的 offseason,Lasorda 更是在 local media 上大鳴大放,71-91 的戰績成了彌天大罪,影響到 Dodger Fans 的板塊 ... 等等聳動的言論 (按:根據 Vince Gennaro 在 Diamond Dollars 裡的分析,Dodgers fans 的 loyality 在 MLB 30 支球隊裡是數一數二的,所以沒有 LA 從來都沒有 Lasorda 所謂 fans 板塊的問題)。Lasorda 大喊著 "Restore the old glory" 的口號,彷彿這句 slogan 是石中劍,而 Lasorda 將是拔出石中劍的亞瑟王,Dodgesr 會因此而得救...

    而在 DePo 將 Tracy 火掉之後,Lasorda 對於未來的 manager 也早有主意,他所主意的人選則是當時遠在日本的 Bobby Valentine。

    04 年對 Bobby Valentine 來說是美好的一年,他帶領著萬年 B 級的 Chiba Lotte Marines 拿下了睽違 31 年的日本總冠軍,在階級意識森嚴、監督至上的 NPB 裡,"Bobby Valentine" 一時間成了魔術的另一個解釋。而 Lasorda 與 Valentine 本來就是舊識,resume 上多出 Lotte 這一筆當然更有助於把 Valentine 帶回 LA。

    不只如此,Frank McCourt 與 Lasorda 在 05 年的 10 月底和一位 "神秘人物" 進行了一次密會,這位 "神秘人物" 正是大名鼎鼎的 Orel "bulldog" Hershiser,也是 Dodgers 於 88 年隊史上最後一次拿到 WS Title 的班底之一。然而 Lasorda 主意於 bulldog 的 primary assignment 並不是 field,而是 font office。原則上是希望 bulldog 先以 AGM 的身份進行學習,假以時日再加以扶正。除此之外,還可以做為萬一爭取不到 Bobby Valentine 時的 contingency plan。

    該場密會看來是談得十分融洽,因為會議結束後不到 3 天,McCourt 就正式對外宣佈了 DePo 的去職,也因此當時的 AGM (Assistant General Manager) Kim Ng 成為 interim GM 的聲音就跑了出來,看起來一切似乎都照著 Lasorda 的劇本在走,只是後續的發展讓人咋舌。

    首先是 NPB 的 Lotte 給了 Bobby Valentine 一紙近 4M 的合約外加 incentives,這個價碼幾乎到了 Joe Torre 於 Yankees 時代的水準,Dodgers 也就只好放棄了對 Valentine 的 bid;另一方面,Texas 出了些好條件而留住了 bulldog,所以到頭來,Lasorda 這位逐二兔者反而落得兩頭皆空。有趣的是在 Valentine 與 bulldog 都 unavailable 的情況下,Lasorda 的聲音突然就從地球上消失,Frank McCourt 只好自己收拾 management 的爛攤子,"Restore the old glory" 成了 Lasorda 的重大挫敗。

    關於 DePo 的後繼者、也就是現任的 GM Ned Colletti 是個什麼樣的角色?相信這個 blog 的訪客都應該很清楚,用一句最簡單的話來形容就是:在 MLB 30 位 GMs 排名大概在 bottom 3 間游走",但平心而論,Colletti 於 05 年的 offseason 其實做得還不錯,他的確安排了大量的 veteran 進駐,不過像 Nomar、Lofton 或是已經退休的 Bill Mueller 就當時合約長度來看都是短時間的 stop-gap,而 06 年的球季則看到了 Willy Aybar、Russell Martin、Matt Kemp、Johnathan Broxton 與 Chad Bililngsley 等等的小朋友跳出來把球隊戰績用力的向前推,更首度在 Dodger Stadium 於 freeway series 裡 swept 死對頭 Halos。

    這可以說是個人所期盼的 "DePo 路線" 得到了實現,再加上外來的 Andre Ethier,種種的跡象都顯示 Dodgers 的換血早就已經 "準備好了"!如果 Dodgers 就此開始重用這些 "True Blues",要不了多久,Dodgers 就可以再度建立自己的品牌,而不需要再拘束於用 FA 球員進行 roster 的東拼西湊。無論如何,球隊的大方向畢竟是對的!只是可惜了像 Chuck Tiffany、Dioner Navarro、Joel Guzman ...這些 prospects 被 Colletti 當成垃圾一樣的處理掉。

    好景不長,誰能想到在 06 年的 offseason,Colletti 像著了魔一樣的找來了出局製造機 Juan Pierre、老到應該上主播台的 Gonzo 以及 06 年只打了兩個月好球的 Nomar,一下子就擋死了優秀的 prospects 如 James Loney、Andre Ethier 與 Matt Kemp 的出路;LHP 的 Randy Wolf 則擋住了 Kuo 與 Billingsley 的 rotation spot,Dodgers 又成了一支拿不出品牌的雜牌軍。

    儘管如此,Colletti 的做法卻被 local medai 捧成了主流,也因此個人總是一再強調:LA 的 local media 與官網基本上毫無辨別是非的能力,Colletti 就是個好例子。還好,棒球之神 07 年對 Dodgers 下了天罰,看著 total payroll 比起 05 年 DePo 主政時期上揚了 33% 還只能打出這種成績,身為 Dodger fan,其實並不感到難過,畢竟 Colletti 的失敗根本是 "指日可待" 的事,心裡也早就有準備了。

    換個角度來想:如果我是 Dodgers 的 special adviser,經過了 06 年球季,理當對自家的 "True Blues" 有極大的信心,那麼又怎麼會容許 GM 無腦的找來像 Gonzo、Nomar 和 Pierre 這些既貴又不入流的廢物點心?個人真的很想質問 Lasorda:Where did "restore the old glory" go?

    從這一兩年來 Dodgers 內部的混亂,我們可以看到 Tommy Lasorda 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與應當負起的道德責任:"Restore the old glory" 也許只是 Lasorda 拿來除掉 DePo 的工具,DePo 的離開則讓 Logan White 培養出來的 farm system 錯過了最佳的收成期間;在 Valentine 與 bulldog 的人事兩頭空之後,Lasorda 突然轉為低調則顯示他沒有擔當;如果說 Lasorda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他也不該在小朋友們都準備好的時候容許 Ned Colletti 對 Dodgers 的 roster 惡搞,在個人的眼裡,Lasorda 根本就是 "虛偽"、"無肩膀" 的活寫照。

    個人在幾個星期前看到 BP 的 Kevin Goldstein 寫了兩篇關於 30 支 MLB 球隊農場排名的文章 (Part 1, Part 2, subscriber only),在讀到 Part 1 的時候,很訝異的發現 Dodgers 沒有在 bottom 15,後來讀到 Part 2 時才理解 Goldstein 把 Dodgers 名列第 5 的原因:Andy LaRoche 仍然 "屬於" prospect!

    坦白說這有點悲哀!對於 Andy 在 40-man roster 上虛度兩年,management 的路線錯誤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如果 DePo 現在還是 Dodgers 的 GM,這種事也許就不會發生,更不用忍受像 Juan Pierre、Nomar Garciaparra 這種 "長期的痛苦",歸根究柢,Lasorda 3 年前的從中做梗以及對 Ned Colletti 的放縱,已經大幅阻礙了 Dodgers 的重生。

    誰說有了 HOFer 的光環就不能列為球隊的 "缺點" 呢?

    Monday, March 24, 2008

    Opening Day Roster

    在農曆年過後,個人參與了 這本書 的寫作,這一回僅僅 focus 在 Dodgers 的部份。以 co-author 而言,最大的權利是可以免費擁有此書,不過個人還沒有拿到,故不便做太多的評論。但至少個人所寫的東西 "應當是" 通過了 友台的檢驗,可信度是有保障的,只是在 opening day roster 的部份,由於寫作時 Dodgers 並沒有那麼多的傷兵,所以參考性也就相對的降低。因此,個人用這一篇針對這個部份重新做一次檢視。事實上如果具備某種程度的 transaction rule 認識,要判斷 opening day roster 並沒有那麼難。

    我們曉得球季開打後,active roster 的上限是 25 人,看起來新科 manager Joe Torre 會想要以 12 名投手的編制開季 -- 個人不喜歡這個點子,不過我們還是先考慮僅帶上 11 名投手的編制:

    ◎ Pitchers Locked up:

    • SP(4):Penny, Lowe, Billingsley, Kuroda

    • RP(4):Saito, Broxton, Beimel*, Proctor

    我們還有 3 個名額可以分配,但別忘了 Loaiza 還有 08 年最後一年的合約與 veteran 的資格,他的位置是不可能被撼動的,撇去應該從 disabled list 上開季的 Jason Schmidt,剩下的 2 個名額可能就由 Kuo、Seanez、Brazoban 來競爭。

    Brazoban 是經由 Kevin Brown 的交易從 Yankees 換回來的 (另一個來到 LA 的是一年前 WS 的英雄 Jeff Weaver),他在 03 年 11 月 20 日被 Yankees 加入 40-man roster,04 年 7 月被 Dodgers 從 Las Vegas 給 activated, 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到 triple-A,所以 Brazoban 至少還有 2 個 options remain,相較於已經 out of option 的 Kuo (詳情請參考 這篇),除非是 Kuo 真的完全不堪用,否則 Brazoban 上被考慮的上 opening day roster 的 "順序" 不會也不該在 Kuo 之前。

    另外,由於 Kuo 已經吃過一次 outright assignment,他沒有理由在開季前接受 Dodgers 的第二度 outright,即便 Kuo 受傷,Dodgers 也會讓他從 disabled list 開季而不是發神經的一開打就把 Kuo 丟掉,總的說來,Kuo 能否在 08 年 Dodgers 的 opening day roster 與否是用不著去擔心的問題,個人猜測投手群最後的 2 個 spots 會留給 Seanez 和 Kuo。

    或許有些朋友會想到回鍋的 Park,但 Park 並不是 40-man roster 上的一員,而且 Dodgers 目前的 40-man roster 是滿額!這就表示如果 Dodgers 要用 Park,必須先把 40-man roster 上的某人給 release (解雇)、outright 或甚至將某人移至 60-day DL。現在看來並沒有合適的人選讓 management 走這 3 條路 (Schmidt to 60-day DL perhaps?),所以就算 Park 在 spring training 表現得再好,Dodgers 也沒有理由在 "檯面上" 的人選都分配不定的情況下反而去 "喬" 一個 roster spot 給泡菜。

    捕手的部份不需要任何臆測 -- 1 個正室和 1 個備胎,所以我們還有 12 個 spots 可以分配給野手群。合理的安排在 INF 與 OF 的部份應該是 7:5 的比例,但現在這個情況卻反而很可能會人手不足而無法達成,這是因為 Nomar、Kent 與 LaRoche 很可能必須由 disabled list 上開季,即便把現階段在 40-man roster 上登記有案的 INF 通通叫上來也只有 5 個人,當然,這中間包括了 Hu。

    也就是說,現在的 Hu 就算 "躺著幹" 也應該在 opening day roster 上,台灣的 Fans 不用去擔心這個問題。

    這裡必須提醒一件事:Nomar 和 Kent 的傷勢其實並不如 LaRoche 那麼嚴重,以 retroact 最多 10 天來看,由 15-day DL 開季的兩老最快在開季 5 天後就可以回得來;至於 LaRoche 在理想的情況下於 5 月上旬就可以歸隊,所以 management 不該把 LaRoche 視為 60-day DL 的 candidate (如果開季就將 LaRoche 丟進 60-day DL,加上 retro 10 天,最快也要到 5 月下旬才回得來),而是視情況行事 -- 萬一到了 5 月上旬復原狀況欠佳,那麼再由 15-day DL 移到 60-day DL 即可。

    這也間接說明了人在 40-man roster 外、07 年殘害 Dodgers 一整季的 Ramon Martinez 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機會與眾藍軍一同迎接 08 年的新球季;也暗示著同樣不在 40-man roster 內的 "so-called" 3B candidate Blake DeWitt 的 "替補說" 多半是 management 的虛晃一招而已。

    OF 方面比較有趣的是 Delwyn Young,我必須承認在個人原本的計算裡,out of option 的 Young 應該在開幕前就會吃到 outright 然後說 bye bye 的!但由於 INF 傷兵過多的緣故,使得 Young 能守 2B 的價值終於得到發揮的機會,所以總的看來,Dodgers 的野手在開季時應該是如下的情況:

    ◎ Fielders Locked up
    • INF(6): Abreu, Furcal, Hu, Loney, Sweeney, Young

    • OF(5): Ethier, Kemp, Pierre, Jones, Repko

    仍然擁有 options 的是 Loney、Abreu、Hu、Ethier、Kemp 與 Repko,不過我相信比較可能因為 Nomar 與 Kent 的歸隊而被 "動到" 的是 Abreu、Hu 以及 Repko。

    算了半天,Torre 還是很有機會帶上 12 個投手,看來這回傷兵的問題甚至讓 Dodgers 可能無法把 active roster 的上限填滿,說起來,也是夠荒唐的了....

    ※※※※※※※※

    原本有機會贏得 regular 3B 的 Andy LaRoche 因為一個奇怪的 play 而賠上了 right thumb 的 UCL,完全復原預計需要 8 週的時間 (3 週靜養,5 週復建),如果一切順利,這段等待不算太長,同時從 disabled list 開季的 LaRoche 也不至於失去他最後一個 option,但恐怖的是不斷的有一些他隊的 3B 浮上表面。其中呼聲最高、或者說 "曾經" 呼聲最高的應該屬 White Sox 的 Joe Crede 與 Tigers 的 Brandon Inge。

    Crede 目前累積了近 6 季的 service time,即將在 08 年球季結束成為 FA 的他,目前身上還有 5.1M 的合約,career OPS 是 0.750,但 career OBP 卻只有悲慘的 .305 -- 連 Juan Pierre 都可以狂電他!同時 Crede 的 agent 是和 Ned 處得不太好的 Scott Boras。

    Inge 則在 07 年與 Tigers 簽下 4-year 24M 的合約,目前還剩下 3-year 約 19M 尚未執行,但 Inge 的 career OPS 更是可憐到只有 .698,.304 的 career OBP 還是得稱呼 Juan Pierre 一聲 "老師"。

    換句話說,如果 Dodgers 真的用交易換來了這兩者其中之一,Dodgers 可能在 3B 這個位置花上 13 ~ 14M (Nomar 08: 8.5M) 來讓 Nomar 與 Crede / Inge 做 platoon,然後大概得到 OPS .700 的 feedback,用膝蓋想也知道這是神經不正常的行為,Dodgers 根本不需要用 1 年甚至 3 年來彌補 Andy 1 個多月的缺席。

    因此,management 如果能夠以 farm system 挺過這一個多月再來打算,將是最好的選擇。

    Friday, March 07, 2008

    Closer Paradox

    或許除了 Eric Gagne 以外,MLB 很少有 closer 讓個人覺得值得花大錢去搶。原因也很簡單:02 ~ 04 年的 Gagne 幾乎可以說是個人支持 Dodgers 的原動力,這是個人的私心問題。

    長久以來,closer 或是優秀的 RP (後援投手) -- 依個人的印象 -- 在 offseason 裡通常不是拿到長約或大約的一方,不過自 05 年的 offseason 起,這個情況似乎開始改變。首先是 B.J. Ryan 以 5-year 47M 降落 Toronto,接下來 Mets 以 4-year 43M 綁住了 Billy Wagner,考慮 04 年的 offseason 裡 Derek Lowe 的 4-year 36M 被視為付給一位 Ace SP 的價碼,事隔一年、加上 FA 市場上 "Dollars per Win" 的 inflation,B.J. 和 Wagner 所拿到的合約也大約是一位 Ace 級先發投手的水準!然而給予一位每季只投 70 ~ 80 IP 的 closer 一筆 Ace 級 annual salary 究竟划不划算?或者說我們可以從什麼樣的角度來切入這個問題?

    這裡提供一個思考模式:先把時間拉回到 04 年以前,回想一下:如果要選出 21 世紀初 MLB 裡最 dominant 的 SP 與最牢不可破的 closer,相信不少人的答案和個人一樣:Pedro Martinez for SP & Mariano Rivera for closer。

    粗略的看:在 01 ~ 04 年之間,天下無敵的 Pedro 每年大約可以提供 200+ IP starting high quality output with annual 13M,也就是 6.5M 650K 65K per IP (Inning Pitched);至於 Rivera 的則是每年約 75+ IP 的 late-inning high quality output with annual 10M,也就大約是 13M 1300K 130K per IP。因此 Rivera 每投一局的價碼大約是 Pedro 的兩倍,看起來,closer 好像真的很貴。

    但別忘了:身為 SP 的 Pedro 每回上場的 LI (Leverage Index) 大概是 average 的 1.00;限定在比賽後段上場的 Rivera 每回上場的 LI 則大約是 ~2.00 左右。這可以解釋為:Rivera 的每一局投球對於球隊 WE (Win Expectancy) fluctuation 大約是 Pedro 的兩倍。換句話說,Rivera 每投一局比 Pedro 貴上一倍 其實是 somehow 說得通的。個人不曉得這是不是當初 Brian Cashman 給予 Rivera 01 ~ 04 年 39M 的合約 (annual ~10M) 時 "比照" 的計算方式 (當時 Pedro 已在 98 年簽下 6 年 75M 的合約、annual ~13M),當然這很有可能不是,畢竟 LI 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玩具。

    回到 08 年的現在,MLB 最 dominant 的 SP 非 Johan Santana 莫屬,以他每年 220 IP 的輸出與 annual salary 23M,換算過來是 10.5K/IP。乘上 2 的 LI ratio 並考慮 70+ IP,現階段 "closer 的 Johan Santana" 合理的 annual salary 是 14M。不過這也不代表前一陣子對於 Halos 未給予一張長約而碎碎念的 K-Rod 可以 (或應該) 拿到這個價錢,關鍵字是 "closer 界的 Johan Sanata"。在個人看來,現階段 MLB 不存在這種人 (Jonathan Papelbon perhaps?),雖然 Mariano Rivera 在上一個 offseason 剛拿到 3-year 45M 的合約 -- annually 和我們前面求出來的 14M 相近,但 Mo 早已過了他的全盛時期,這張新合約裡養老金的成分居多。

    現在用另一個角度來看 8th inning man -- 也就是 setup man 與 closer 的比較。首先我們將 WE 的觀念引入,以主隊為例,考慮 Top 8th & 9th 且 Run Differential <= 3-run,根據 The Book 所提供的資料:

    WETop 8thTop 9th
    1-run lead0.7340.825
    2-run lead0.8540.918
    3-run lead0.9230.963

    以第一列 (first row) 為例,考慮主隊領先 1 分且打線未在 bottom 8th 得分的情況下,8th inning man 必須掙到 0.091 (0.825 - 0.734) 的 WE,closer 則必須要掙到 0.175 (1 - 0.825) 的 WE 後才能替球隊拿下勝利。

    接下來我們參考 Tango 的 RE Matrix,假設我們把 elite closer 定義為 RA 為 2.5 的投手;8th inning man 則是 RA 為 3.0 的投手,那麼他們單局不失分的機會 (refer to column R0) 分別是 0.823 與 0.796。

    換句話說,用 1 位 RA 3.0 的投手做 8th inning man;RA 2.5 的投手做 closer,在 Top 8th、1-run lead 的情況下,他們可能為球隊掙得的 Expected WE 為:

    0.796 * 0.091 + 0.823 * 0.175 = 0.2164

    相同的情況,如果故意將 8th inning man 與 closer 的角色互調,也就是在 Top 8th 用上 closerTop 9th 用上 8th inning man,那麼可能掙得的 Expected WE 就成為:

    0.823 * 0.091 + 0.796 * 0.175 = 0.2141

    這其中的差距是 0.2164 - 0.2141 = 0.002 Wins、or 0.02 runs。更具體的說法:在 1-run lead 時將 8th inning man 與 closer 互調,此舉將使得球隊 損失 0.002 wins。以相同的方式計算,在 2-run lead 時將 8th inning man 與 closer 對調的 Expected WE Differential 為 0.0005;3-run lead 時則是 -0.000081。附帶一提,3-run lead 時 negative "Expected WE differential" 的發生,代表 3-run lead 的情況下,8th inning man 所做的事其實比 closer 要 "偉大"。

    各位不妨用不同 RA 的 8th inning man 與 closer 的組合來做相同的 approach,基本上其實都差不了太多。而這裡我想說的重點是:

    • RA 2.5 的 closer 差不多是全盛時期的 Mo,現今 MLB 恐怕也很難找到幾位這樣的投手。

    • 就算給予每一季 50 次的 1-run lead 機會 (實際上的數字可能不到 50 次的 1/3),用一個 RA 3.0 的投手做 closer 與 RA 2.5 的投手做 closer,其差距大概也只有 1-run、or 0.1 wins (50 * 0.2)。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再引進 LI 算算看:如果 220+ IP、LI 1.00 的 Santana 拿 annual 23M,那麼 75+ IP、LI 1.50+ 的 "8th inning man 的 Santana" 大約該值多少錢?基本上,這個答案會高得讓人嚇一跳!但相信大家也很快就能發現:根本不可能有球隊願意給一位 8th inning man 如此高的 pay。基於優秀的 8th inning man 與 closer 所造成的勝負差距如此之小的前提,想想各隊願意花大錢去買一個 closer,卻懂得在 8th inning man 上 "節流"....這是不是一種很詭異的矛盾?

    另一個 hint:如果 8th inning man 和 closer 可以由自家的農場培養而不是去 FA 市場上燒鈔票,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是不是也相對的高很多呢?